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周怡、张斌)近日,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镇森林宿集,树屋、木屋顺着山势错落分布,原木色的外墙爬满藤蔓,屋顶覆盖着仿真苔藓,与周围的松树、桦树浑然一体。推开门,温润的原木色地板延伸至墙面,保留着树木天然的纹理与质感,暖黄的灯光洒在简约的木质家具上,营造出自然温馨的氛围。站在阳台远眺,层叠的林海随山势起伏,阳光穿过枝叶洒下斑驳光影。
图为森林宿集。
为进一步激活乡村生态旅游潜力,当地精心打造了森林宿集项目,将生态保护与文旅开发深度融合,让藏在深山的优质资源成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绿色引擎”。
据了解,森林宿集项目依托哈里哈镇优质的森林资源和“十里画廊”精品旅游线路,构建起以特色民宿为核心,串联生态农庄、温泉疗愈区、林下种植园的综合文旅业态。游客不仅能在林间民宿享受静谧时光,还能走进沙棘、灵芝种植基地深度体验,亲手采摘,感受从“林间到舌尖”的生态闭环。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优势,持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作为围场重点打造的生态文旅项目,森林宿集从设计之初就坚持“最小干预自然”理念,所有建筑避开原生林木根系,通过架空地基和模块化搭建减少对林地的破坏。
如今,森林宿集通过“旅游+消费”的创新模式,不仅让本地特产走出了深山,更直接带动20余户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从守护“绿水青山”到收获“金山银山”,这座藏在林海间的特色民宿集群,正以生态与经济共生的生动实践,让更多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读懂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