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路光)近日,石家庄市高邑县“传承匠心 薪火相传”汉文化非遗展启幕,刻瓷、高邑县扎刻榫卯技艺、庄头剪纸、后哨营猫头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中展示,数十名小朋友走进现场,在观摩中体验感悟,让古老技艺在童心中播下传承的种子。
刻瓷展位上,一件件刻有山水、花鸟的瓷盘静静陈列,细腻的纹路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指导老师拿起刻刀,向孩子们展示工具用法,随后铺开素瓷片,手把手教大家尝试基础刻法。孩子们握紧小巧的刻刀,在瓷片上轻轻试探,虽动作生涩,却格外专注。扎刻榫卯展区内,不用一钉一胶搭建的亭台、楼阁模型令人称奇,孩子们忍不住伸手触摸,感受木件衔接处的严丝合缝。
一年级学生张青山举着自己刻了几道弧线的作品,兴奋地说:“刻瓷的时候手要稳,老师说就像给瓷盘‘打针’,轻轻用力才行。”
此次活动以“沉浸式”体验让孩子们亲近非遗,通过刻瓷的细腻与扎刻的精巧,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