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讯 (何华保 张连洁)自“燕赵山海·公益检察”专项监督开展以来,廊坊市检察机关以固体废物污染专项监督为重要抓手,积极与河长办、林长办、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水利、公安、法院等部门和单位沟通联络,通过会商研判、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助办案等方式加强合作,助力环京津雄绿色生态保护。截至目前,围绕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造成的大气、土壤和水污染等公益损害问题,该市检察机关共办理相关案件331件。
在办案方面,廊坊市11个基层院检察长均作为办案团队的一员参与到线索核实、调查取证、磋商建议、督促整改等工作中,共带头办理案件34件。通过办案,廊坊市检察机关共推动清理河道96.5公里,清理被污染水域面积566亩,督促清除各类生活垃圾4.2万吨、其他类固体废物49万吨,修复被损毁非法占用的林地、耕地、草原5500余亩。
廊坊市检察机关持续跟进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对到期未回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行政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1件,针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违法问题,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件。
廊坊市检察机关认真落实《京津冀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合作框架意见》,持续深化与京津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该院与北京市平谷区检察院、天津市蓟州区检察院会签《生态检察共建协议》,创建“生态+检察”特色品牌;与北京、天津等地检察机关建立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强化大运河、永定河、大清河等重要流域生态环境监督;三河、大厂、香河、固安等地检察院与北京通州、平谷,天津武清、宝坻、蓟州,雄安新区雄县等地检察院开展跨区域协同联动,助推北京城市副中心、潮白河、白洋淀等重要区域生态环境治理。
为拓宽案件线索来源,畅通群众反映渠道,廊坊市检察机关设立“公益损害与诉讼违法举报中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收集涉固体废物污染举报信息。廊坊市检察院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空间遥感研究院合作,建立“燕赵山海·公益检察”廊坊遥感技术实践基地,为监督办案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廊坊市两级检察院均高标准建成公益诉讼指挥中心并投入使用,实现案源线索集中管理、智能研判辅助办案、融合通信指挥调度、技术力量统一调配、信息资源共享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