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梁志青、高阳)2025年,滦平县博物馆以“文博冀益”志愿服务品牌为依托,策划并推进第六届“小小志愿者 童声讲历史”活动,通过组建青少年讲解队伍、系统培训赋能等举措,让青春力量成为传播家乡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为博物馆注入蓬勃生机。
图为讲解现场。
滦平县博物馆聚焦“小小志愿者”群体,通过县直属中小学网络倡议、学校联动推广等方式,面向11-16岁学生发起招募。活动吸引50名热爱历史的青少年报名,经层层选拔,20多名学生脱颖而出,组建起一支充满活力的核心讲解队伍。
这支平均年龄13岁的“童声讲解团”,不仅是博物馆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更成为连接青少年与地方历史的桥梁。该县博物馆馆长高阳说:“让孩子们成为历史的讲述者,就是让文化传承扎根青春心田,让‘爱家乡、护家乡、宣传家乡’的种子在心中发芽。”
图为讲解现场。
小小志愿者是历史的“传声筒”,更是家乡文化的“代言人”。6月1日,第六届“童声讲历史”活动启动仪式在博物馆大厅拉开帷幕。启动仪式后,为期一个多月的集中培训随即展开——每周六上午,专业讲解员变身“导师”,从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讲解时的语气语调,到与观众互动的技巧,通过8场系统培训,将20多名小志愿者从“历史爱好者”培养成“合格讲解员”。
7月下旬,20多名小小志愿者正式“上岗”,身着志愿服装、手持扩音设备,在展厅内为游客讲述滦平文物的“前世今生”。按照计划,滦平县博物馆将完成50场次以上讲解,服务游客超1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