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唐山市路南区南富庄:社区咋养狗?恳谈定公约!邻里更和谐!

“半夜犬吠吵得人没法睡!”这边,居民王阿姨拍着桌子情绪激动;那边,养犬户李女士也不示弱:“我家‘毛孩子’就是家人,总不能不让遛吧?”近日,在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南富庄社区会议室,围绕社区养犬管理,现场讨论非常激烈。

这是南富庄社区如期举行的居民恳谈会现场,是城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深化议事协商机制、提升自治能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图为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南富庄居民恳谈会现场。

面对养犬矛盾这一社区治理的“老大难”,南富庄社区党委没有回避。在永红桥街道党工委指导下,社区按照规范的议事协商程序启动议程:网格员、楼门长提前一周深入走访,精准识别矛盾焦点;议事公告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广泛发布;参会名单也精心设计——饱受犬吠困扰的居民、爱犬人士代表、社区民警、物业负责人,甚至宠物医院专业人士悉数到场。一张“议事桌”,聚齐了所有利益攸关方。

在社区书记主持下,恳谈发言有序展开。其间,夜班工人倾诉被犬吠惊扰睡眠的疲惫,独居老人坦言宠物陪伴的不可或缺,社区民警适时解读《唐山市养犬管理条例》,专业宠物医生则分享科学驯导知识。多方各抒己见,各话各理,讨论一度胶着,但严格的议事规则确保了理性表达的空间。经过两轮深入协商及举手表决,最终,一份凝聚集体智慧的《南富庄社区文明养犬公约》诞生。该公约明确遛狗时段与区域、大型犬佩戴嘴套、粪便即时清理等细则,同时规划了社区东侧小广场作为宠物友好活动区。这份公约在大家见证下,由各方代表郑重签字确认。

公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社区党委迅速将协商成果转化为行动,公约图文版在社区显著位置公示;物业增设宠物便箱与清洁工具;辖区一家宠物医院积极响应“社会力量联动”机制,主动捐赠一批牵引绳与拾便袋;监督环节也毫不松懈——由居民代表和居务监督委员会组成的文明养犬劝导小分队开始巡视,执行情况定期在微信群反馈。

“以前觉得这种讨论没用,没想到真能解决实际问题!”参与恳谈的王阿姨道出了居民们的心声。

联动聚力,“小公约”撬动“大治理”。南富庄社区坚持党建引领,以一场充满烟火气的基层治理实践证明,真诚的对话、规范的协商、有效的联动,足以将社区治理的痛点转化为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起点。(石丽娜、胡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