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河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社会化服务(第一期)、优质粮油(第二期)专题培训班开学典礼在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举行,自此正式拉开2025年度河北省1100名“头雁”培育的序幕。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杨耀辉出席开学典礼并讲话。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农村合作经济处、种植业处、省植保植检总站、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相关领导及来自全省160名“头雁”学员参加。
“出征时朝霞满天,我们奋勇向前,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将足迹踏遍......,头雁头雁向前冲,改革掀巨澜,头雁头雁向前冲,谱写新诗篇,乡村振兴一马当先,民族复兴在眼前。”礼堂中全体“头雁”学员齐声高唱“头雁战歌”,河北“雁阵”不断充盈壮大,截至2024年,已有2700名“头雁”从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振翅凌空飞,壮大了河北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推动了河北农业高质量发展,“头雁”已成乡村人才振兴的一大品牌。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对全体河北“头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中国农业大学高度重视河北“头雁”培育项目,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汇聚顶尖智力支撑、精准对接需求,科学设计培育方案、整合优质资源,夯实培育实效基础、创新培育模式,构建长效服务机制等举措助力学员成长。自2022年以来,中国农大已为河北省培育了729名“头雁”,2025年继续承担4个专题320名“头雁”培育任务。他勉励学员充分运用校内资源提升自己,希望同学们学有所成学有所获,满载而归,成为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吴才聪代表导师团发言表示,“头雁”学员作为乡村精英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员们要珍惜在中国农大的学习机会,广泛吸纳前沿知识、加强班级交流,建立深厚情谊、搭建校乡桥梁,实现终身学习。吴才聪结合自身北斗农业应用研究提出,身处新时代,“头雁”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农业,实现节本增效、增产增收。
学员代表吕文广作表态发言,承诺全体学员将以“空杯”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不负组织厚望、不负乡亲期盼,将所学、所思、所悟带回燕赵大地的广袤乡村,转化为推动产业振兴、服务农民增收、建设和美乡村的强大动力!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杨耀辉做了动员讲话,他强调“头雁”项目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为助力“头雁”振翅高飞,省农业农村厅将持续强化政策集成与制度供给,对“头雁”学员予以优先倾斜,着力破解发展瓶颈。他鼓励学员要珍惜机会、用心钻研,主动对接导师、回乡带头实干,把“河北粮油”的品牌擦得更亮,把社会化服务的网络织得更密更牢,持续为河北乡村产业振兴作出新贡献。随后举行授班旗和颁发录取通知书仪式。(燕赵农村报 穆江涛)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