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夜,石家庄高新区到处霓虹璀璨。天山海世界、木兮里等商圈,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里成为不夜城;地标“城市之心”“城市之营”景点前,排队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步行街上,各种美食的香气裹挟着欢声笑语飘荡在街头巷尾……面对如此旺盛的“夜经济”活力,石家庄市公安局高新区分局创新构建“平安助民宣防”三维体系,用“警察蓝”守护“烟火红”。
平安筑基
织就立体防护网
“无人机发现祁连街烧烤摊有人员聚集,请附近巡逻组立即处置!”7月12日晚,高新区公安分局警航队通过热成像系统发现异常,地面警力3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化解了一起因醉酒引发的纠纷。这是民警“空地网”一体化巡防的日常场景。
该分局构筑“科技赋能+精准布防”防控体系。投入3台警用无人机组建“雷霆夜鹰队”,配备热成像、高空喊话等设备,与街面摄像头形成互补;将核心区划分为不同网格,设置“1分钟响应圈”警务点6个,配合4个警务站,确保重点区域警力30秒到场。同时严格落实“步巡+车巡、定点巡+流动巡、实地巡+视频巡”六巡机制,指挥中心24小时视频巡查,实现异常情况快速响应。特警大队民警介绍:“我们通过智慧巡防系统自动分析人流热力图,实现警力跟着人气走。”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安全,各派出所对辖区所有烧烤摊进行摸排,对景点、商圈、广场等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督促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0余处;组织商户成立“平安共同体”,开展应急演练28次。
助民暖心
公安服务零距离
“您好,我们是夜市巡逻组,请问需要帮忙吗?”8月4日晚,高新区公安分局珠峰派出所民警毕钰磊发现一名醉酒倒在路边的男子,立即联系其家人并护送回家。这是该分局“夜间守护”行动的一个缩影。
该分局将警务站驻警点和巡逻车打造成“平安驿站”,配备药品、急救包,并安排专人值守,累计救助醉酒人员87人次;推行“警民联系卡”,商户和顾客可随时拨打责任民警电话求助。毕钰磊说:“我们不仅是执法者,更是夜归者的守护人。”
针对夏季多发的酒后滋事、噪音扰民等问题,民警采取“先劝导、后执法”模式,通过现场说法、案例警示等方式,引导群众文明就餐。7月15日,某烧烤店因音乐声过大被投诉,民警没有简单处罚,而是协助调整音响位置,既保留了热闹氛围,又避免扰民。同时加大对“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快侦快破夏季多发的侵财犯罪,及时追赃挽损。店主李先生说:“警察这么贴心,我们更要自觉守法。”
宣防一体
打造平安共同体
“这个‘反诈充电宝’真有意思!”8月3日,游客张女士在天山海世界服务台拿着印有反诈标语的充电宝笑着说。高新区公安分局多措并举,将安全宣传融入市井烟火,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
他们联系各商圈服务台推出“反诈充电宝”,群众只需观看视频就能为手机免费充电;在超市门口和烧烤摊桌张贴反诈、防盗提示,利用夜市LED屏滚动播放警示案例;开展“平安夜市”宣传活动,民警一边发放安全手册,一边与群众互动问答。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发布预警信息。反诈民警张文中说:“在轻松的氛围中宣传,群众接受度更高。”
该分局发动烧烤摊员工、保安、代驾司机等人组建“高新义警”巡逻队等群防群治队伍,开展邻里守望活动。8月以来,该分局通过群众举报抓获盗窃嫌疑人5名,排查安全隐患32处。黄河大道派出所社区民警孙磊涛表示:“我们建立以商户、保安为主体的‘最小应急单元’,确保突发事件先期处置,真正实现了警民共治。”(鲍娜军 崔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