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治报讯 (鲍娜军 许晖)为深入落实司法部“法援护苗”行动部署,今年以来,石家庄市司法局通过制度创新与资源整合,构建起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法律援助新格局,从扩大覆盖、提速响应、提升质量、深化协作、强化预防五方面发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法治蓝天。
制度扩容让保护更普惠。石家庄市司法局将适龄儿童义务教育权利主张纳入援助范围,明确遭受虐待、遗弃或家暴的未成年人及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均免予经济困难审查。同时,与检察机关联动,推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即引入法律援助。
高效响应让维权更及时。石家庄市在“12348”热线设立未成年人援助专席,提供“7*24小时”咨询服务,由专业律师值守,疑难问题可转介专家团队。全市各级援助机构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三优先”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未成年人免经济审查,推行“最多跑一次”,材料齐全者当日即可指派律师。上半年,该市已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免费咨询400人次,受理权益保护案件12件,成功解决抚养权纠纷、校园伤害赔偿等问题。
优质服务让保障更有力。石家庄市建成198个法律援助联络站,组建20个“小小红领巾法律援助少先队”,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其中,正定县创新“一所一校”模式,组织12家律所结对144所中小学,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提供常态化咨询、精准维权和多样普法服务,要求法律顾问每月到校服务、每学期举办法治讲座、每学年排查校园法律风险,并建立量化考核机制。同时,该市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家库,吸纳律师、法学专家及权益保障专家,提升服务专业性。
广泛协作凝聚保护合力。石家庄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团作用,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法律援助实践;推动公证、司法鉴定机构减免相关费用,倡导律所开展公益法律服务;加强与社会救助、司法救助、心理服务、医疗卫生等部门的衔接,与公检法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普遍建立工作会商制度,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宣传预防实现源头护航。石家庄市司法局从今年3月至6月开展“法援暖春 护航未来”专项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中小学,围绕未成年人保护、校园欺凌防治等主题开展巡回讲座3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推进中小学设置援助宣传栏、配置联络员,定期开展援助机构开放日活动,将事后救济延伸至事前预防,构建全程护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