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泥腿子记者走基层 | 赵有波与杂交棉制种的“坚守与突围”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邯郸市成安县漳河店镇西马村民赵有波从2004年至今,专攻20年,成为邯郸市乃至河北省棉花杂交制种行业的风云人物。去年,他的河北裕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裕登公司)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

成安县是“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1995年,该县科协为了提高棉花种植效益,在西马村试验引进杂交棉制种项目,17岁的赵有波积极参与,授花粉、招工人、帮看护,掌握了亲本培管、去雄授粉等核心技术。期间,赵有波家的2亩地也建成杂交棉制种田,亩收入1万元,是普通棉田的5~8倍。

1亩制种田,收入1万元,诱人的收益让漳河店镇不少棉农的思维活泛起来,自主联系科研院所、对接种子企业,相继出现近20个制种大户,带动大名、魏县、临漳和成安等县3万亩制种田。在这种情况下,赵有波心潮澎湃,不满足自家2亩制种田的收入,准备成立公司、建基地,决心在杂交棉制种行业闯出一番新天地。

赵有波起步的时候,成安县已经找不到适合制种的棉花地。2004年开春,他到河南省南乐县包了160亩地,又在魏县某村流转了30亩地。他拿着这190亩地“资本”,跑石家庄,去济南,下安阳,联系合作制种,寻求订单任务,最终与山东省农科院、石家庄某种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初战告捷,当年盈利20多万元,赵有波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此后,赵有波的视野越来越宽。他相继与河北农业大学、邯郸农科院、湖北省种子集团、深圳创世纪种业公司、北京奥瑞金种业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制种。2005年,杂交棉制种面积达到300亩;到了2011年,制种面积跃升至2000亩,成了圈内小有名气的“成安赵总”。

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2013年,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大幅缩减,导致棉种卖不出去,大批棉种企业不得不改行,也使成安县杂交棉制种行业陷入低谷。赵有波说:“那一年,我安排了杂交棉制种1500亩。去雄授粉时,合作方迟迟不打款付定金,我预感到行情有变,立即取消1100亩制种田授粉,转为商品棉种植。我觉得,市场疲软,销量减少,合作方收购棉种时的标准更高、条件更严格,因此,我对剩下的400亩制种田精心管理,确保产量质量‘双提高’。年底盘点,我公司生产的24万斤棉种质量过硬,销售一空,虽说没赚钱但也不亏本。而其他制种企业,少的亏几百万,一蹶不振;亏得多的,老板直接跑路了。”自此,十几家制种大户被行业“寒风”吹跑了,裕登公司成为成安县杂交棉制种行业的唯一。

阵痛之后,2014年,赵有波重整旗鼓,与山东一家种子企业合作,杂交棉制种100亩,经济效益初步显现。2016年,他与新疆几家企业签订制种协议,制种面积由200亩逐渐增加到500亩,经济效益也从二三十万元提高到100多万元。

杂交棉制种有“三大”特点,即投资大、用工量大、收益大。以1亩地投资为例,综合投入成本1万元,其中人工费开支7000元,地租、肥料、薄膜、农药、耕作等费用3000元;而且用工量大、用工急、用工时间集中,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去雄授粉关键时期,工人必须按时上岗、按照技术操作规范“卡着时间点”授粉。“制种企业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促进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就业。现在,每天有100多人在基地打工,平均日工资150元。我一个月要开支40多万元工资。”赵有波说。

赵有波从17岁到现在,已在杂交棉制种这个行业滚打了30年,经历过一哄而上,见证了一哄而散,现已成为行业的翘楚。赵有波说:“干农业企业一定要稳,要用心,得扑下身子扎实干。”

采访中了解到,裕登公司已在河南省开封市建立生产基地,开启哑铃型经营模式,以求进一步发展壮大。(燕赵农村报记者 李月锋)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韩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