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朵鹅黄的荇菜花,断续铺满长长的水面。水岸苇蒲绿意盎然,近处荷叶亭亭如盖,白、粉荷花竞相盛开。睡莲田田,织着绿白相间的花纹,和大片荇菜花相连,恍若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刷手机时,我看到了这个视频,满屏的荇菜花,让我不觉心里一动。总感觉荇菜是一种古老的植物,没想到竟然就生长在我们身边。
无风、闷热,头顶上蝉鸣声声。阳光热烈,树影婆娑,汗流浃背。我避开炎热的时段,在傍晚时分兴致勃勃地来到视频中的湿地公园,想一睹荇菜花的真容。
公园面积广阔,不熟悉方位的我贸然寻找,确实不易找到。这时,旁边一位正在给树木浇水的大爷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便上前询问。大爷摇了摇头,说:“荇菜?不知道啊!”我将手机里的视频放给他看,老先生大笑,随即给我指了个方向:“喏,往南走,再往东拐,那一片都是。哎呀,这就是荇菜啊,我们都叫它水上漂!”
水上漂?这大约也和我叫“二妞”一样,是个寻常的小名吧!等到了地方,我放眼望去,却只看见了浮满水面的马蹄状绿叶,不见毛茸茸金灿灿的花。仔细寻觅,才在叶隙间发现一两朵尚未闭合的小黄花。问了旁边游人,我啼笑皆非:敢情荇菜开花时间短,它只上半天班,下半天“不营业”!
这个非常守时的小家伙,只上午开花。如果你是个赖床的人,那就会和它的美丽擦肩错过,只能看到一层比睡莲还小的绿叶静静铺在水面,不熟悉的话可能都认不出它。
寻美不得,辗转反侧。隔了两日,还是心痒难耐,早晨六点多又去了一次。这次终于得见真容,见到了视频里的美景:叶片形似睡莲,小巧别致,静谧清朗;一片片嫩黄色的花朵在湖面上飘摇绽放,带给人别样的诗意。大约是《诗经》里描绘的情形了。
领略一种植物的美,不该着眼一点,而应多角度、全方位地欣赏。荇菜,可远观、可近察,可遐思,亦可吟诵、歌咏,让人观之难忘。
荇菜称之为菜,或烹或煮,那应该是能吃的。味道如何,我没尝过,似乎没有发言权。但看脑门上“刷着白漆”的白骨顶、戴着小红帽的黑水鸡穿梭在水中,东啄西啄,嫩芽、黄花应该也是它们喜欢的开胃小菜。
游人三三两两在水边树荫下乘凉,几个顽皮的孩子在阳光下嬉闹。摇曳的柳树上,麻雀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芦苇丛里有一只东方大苇莺在歌唱。
看着点点鹅黄、朵朵荇菜,那一瞬间我有个错觉:这片荇菜,仿佛顺着河流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流到现在。(董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