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冀疆医生联手,争分夺秒救回心梗患者

“恢复得不错,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7月10日,新疆轮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内,河北沧州援疆医疗队副领队、轮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张洪芳正给患者万小军做心脏手术后的常规检查。

5天前,41岁的货车司机万小军突发急性心梗,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

7月5日傍晚,万小军驾车至轮台县阳霞镇,一下车就觉得胸口疼痛难忍,在饭馆老板陪同下前往镇卫生院。21时2分,值班医生阿司古丽给他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病情危急,立即将图像发到轮台县医共体五大中心急救微信群。

这个有县乡村三级300多名医生的微信群,是危重症患者快速救治的枢纽。轮台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俞兆朋看到信息,立即作出判断:是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十分危急。他立即在群内发出指令:严密监测,口服“一包药”(指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通过嚼服的方式进行口服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3片、替格瑞洛2片),快速转县医院胸痛中心。

此时,已下班的河北援疆医生张洪芳也关注到群消息,他一边骑电动车赶往医院,一边通知科室人员就位,并告知介入导管室做好手术准备。

时间就是生命。120救护车疾驰30多公里,21时19分将万小军送到轮台县人民医院。此时,医院已为他启动“双绕”绿色通道。“绕行急诊科和CCU,直接送入导管室,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张洪芳说。

导管室内,张洪芳团队严阵以待。造影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凭借丰富的经验,张洪芳精准操作,成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供血。从患者入院到血管开通,仅用15分钟。手术成功的消息传回微信群,满屏都是点赞的大拇指。

“这样的急救经历了很多次。”张洪芳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医院救治能力的提升和县乡村三级救治体系的完善。

几年前,轮台县人民医院面对急性心梗等危重症,只能紧急转诊,常错失黄金救治期。近年来,在河北沧州援疆医疗队帮助下,医院引进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先进设备,援疆专家手把手带教当地医生开展冠脉支架植入等手术,救治能力大大提升。

针对轮台县乡村分布分散、基层救治能力薄弱的情况,援疆医疗队以县医院胸痛中心为枢纽,在乡镇建救治单元,在村设急救哨点,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畅通了心梗急救通道。

手术室外,张洪芳翻开厚厚的手术登记册,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每台手术的时间、患者信息、手术方式。“医院年介入手术量,从零起步,现在已经突破500台。”他的声音温和而有力,每一条记录背后,都是一个被抢救回来的生命。(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见习记者张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