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安航护旅” 情暖空港 ——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创新警务模式护航群众出行与文旅发展

图为民警为群众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京畿之南,滹沱河畔,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作为燕赵大地连接祖国各地及世界的空中门户昼夜不息。今年以来,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主动融入文旅强省战略,结合河北文旅特色,坚持“公安+服务+治理”多元融合,将警务工作嵌入文旅发展脉络,通过智慧赋能、共建共享,全力护航群众平安出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战略响应

空港卫士守护文旅发展

伴随着“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品牌效应持续释放,河北航空旅游融合发展打开新局面。今年暑假,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叠加交错,空港运输量持续增长。根据民航部门预测,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暑期保障客运航班约1.6万架次,运送旅客超240万人次。

面对持续攀升的客流压力,机场公安局聚焦公安业务特色和机场地域特点,推出暑期“安航护旅”工作品牌,打造具有标识度的空港警务新模式。

“我们既是空港安全的守护者,更是河北文旅形象的展示窗口。”机场公安局负责人说。

“机场内的‘黑车’‘黄牛’是城市治理的顽疾,其衍生的司乘纠纷、治安案件、旅客投诉等严重影响旅客出行体验和城市文明形象。”航站楼派出所副所长赵晓龙说,今年以来机场公安局主动对接综合行政执法、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全面部署开展治安秩序整治工作,发布《关于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违规揽客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通告》,牵头建立联合执法巡逻机制,形成“部门联动、警企协同、全面参与”的治理格局。暑运以来机场“黑车”扰序发案率同比下降60%,治安环境明显提升。

“二楼进站平台处有旅客与网约车司机发生纠纷,请义警队员先行处置!”7月15日下午,机场公安局指挥中心指令发出不到1分钟,3名身着“燕赵空港义警”马甲的安保人员就到达现场,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这支由机场公安局牵头组建的“燕赵空港义警”队伍,是今年暑运安保的创新举措,整合了机场安保、航司地服人员、商户员工等群防群治力量80人,义警队员巡查范围覆盖了航站楼各重点区域。暑运期间,“义警”正发挥着“平安前哨”的作用,通过警民联动、群防群治,实现辖区治安防控、矛盾化解、服务保障一体化,有效延伸警务触角,不断提升旅客满意度。

温情护航

细节入手温暖群众旅途

走进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智能巡逻机器人语音循环播报着“背包手机要拿稳,随身携带不遗忘”的温馨提示;警务服务柜台内,民警对不会操作临时身份证明自助办理终端的老年旅客“一对一”全程指导;安检通道处,“机票退改签反电诈”易拉宝宣传展板非常醒目;党员先锋岗变身“爱心服务站”,备着充电宝、应急药品;进港大厅,民警耐心地为旅客指引行李提取方向……“服务”二字被民警细化到了每个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来到机场的旅客,都能在航站楼各个位置看到一个个醒目的警用标识,这不仅仅是机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是机场公安为守护旅客安全、提升旅游体验而精心打造的“金名片”。

“随处可见的警用标识,不仅方便了旅客朋友第一时间报警求助,也为我们驻场单位员工增添了许多安全感。”河北航空公司员工王忠军说。

一张张警用标识牌让“平安”可见可感可及。据介绍,旅客通过报警标识报警后,民警能够第一时间派警、出警,快速到达点位,实现了警情“快速处置、精准定位”的目标,为广大旅客“放心游”提供了更加健全的安全保障。

“我女儿和同学瞒着家长乘飞机到石家庄去了,现在手机关机,怎么都联系不上。”7月20日13时许,航站楼派出所接到远在广西的李先生报警,称其女儿从桂林离家出走无法联系,想寻求机场公安的帮助。16时许,航班抵达石家庄,民警提前在舱门口等候,这场没有警笛呼啸的“拦截”,正以最温柔的方式展开。在值班室,民警将父母的担忧以及可能面临的风险耐心细致地告诉几个孩子,并通过视频连线让家长们放心,随后征得同意为他们购买了晚上的机票返回广西。登机前,孩子们腼腆地笑着说:“遇到困难还得找穿警服的叔叔。”

在航站楼派出所荣誉墙上,185面锦旗诉说着为民服务的故事。派出所依托警务资源,系统分析历年来未成年人异常出行警情记录,建立起未成年人异常出行预警模型,民警通过数据碰撞精准识别风险,累计将13名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成功劝返,回到监护人身边。一位母亲在感谢信中写道:“机场公安不仅守护了大家的出行安全,更守护了万家灯火。”

科技赋能

智慧编织立体防护网

“航站楼3层东侧有旅客聚集,疑似航班延误引发情绪波动,请附近警力前往疏导。”7月7日20时10分,机场公安局指挥中心的智能调度系统突然预警,航站楼派出所民警通过5G移动警务终端接收指令,很快赶到现场。原来因雷雨天气,一趟航班延误2小时,旅客们来到值机柜台前交涉。民警一边协调航空公司说明情况,一边耐心向旅客解释政策,20分钟后,人群有序疏散。

这背后,是机场公安对“科技兴警”的深度实践。机场公安局以“全域覆盖、全域感知、全域掌握、全域平安”为目标,围绕外围安保圈、陆侧安保圈、空侧安保圈、净空安保圈,开展感知层、数据层、应用层建设,打造“全时域、全空域、全要素”的智能化、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提升突发案事件处置效率,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御升级。智能监控系统可自动识别“黑车”揽客、车辆违停等行为,今年暑运期间已累计预警 120 余次,助力民警快速处置。

在打击犯罪领域,科技更成了“尖兵”。在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中,民警通过大数据溯源,成功侦破案件,打掉两个洗钱团伙,成功挽损122万元,获得公安部贺电表扬。“以前靠‘大海捞针’,现在靠‘数据指路’,效率提升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儿。”该局刑事侦查大队副大队长张靖说。

砺剑强警

课题攻坚驱动警务能力提升

“谢谢你们,不然我真赶不上回家的航班了!”7月8日,大学生小杨在安检口发现身份证丢失,眼看着值机时间马上结束,急得直跺脚。经工作人员提示,他迅速扫描“旅客好帮手”二维码,了解到办理临时乘机证明的方式,并通过线上系统两分钟办理完毕。这款名为“旅客好帮手”的智能体,是科技信息化课题小组推出的便民利民举措,整合了遗失物查找、信息查询、物品识别等多项功能,可快速获取信息资源。

以研促战的理念正深度融入机场公安的血脉。今年初,局党委牵头组织青年民警创建了科技信息化、无人机防控、警务技战术等8个课题小组。

暑运期间,各小组研究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无人机课题小组模拟机场跑道异物排查、航空器周边可疑目标追踪,低慢小防控率提升40%;新媒体研究小组探索新媒体与机场安防的融合应用,利用镜头第一时间捕捉素材制作宣传教育片,提升群众安全意识;警务技战术小组研发协同战术,开展跑道侵入事件等实战化演练,民警的应急反应能力普遍提升。

暑运的画卷因万千旅客的奔赴而生动,更因这抹无处不在的“警察蓝”而绚丽俊美。在这人来人往的空港驿站,机场公安默默守护着“远方”的诗意与“归家”的安然,让每一段抵达都浸润着安心的温度,让每一次出发都满载着无忧的期许。(李正泽阳 张志青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