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这句流传多年的民谚,描绘的正是伫立于滹沱河畔的正定古城。而古城的保护,离不开检察机关的法治守护。
近日,我们跟随正定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的脚步,探寻正定古城保护背后的检察担当,感受公益诉讼如何为古城注入生机与活力。
步入正定王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犹如绿色华盖笼住半个院子的百年紫藤。在紫藤之下,检察官讲述了一个关于守护的故事。
2023年,检察官在走访时发现,百年紫藤出现主茎中空腐朽、支撑架倾斜的情况。
“百年紫藤状况堪忧,我们进一步对其受损情况全面勘查。”检察官介绍。
勘查中,检察官们仔细拍照、记录,围着老藤上下查看,固定证据。明晰责任部门后,正定县检察院邀请县园林部门和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召开磋商会议,厘清职责边界。
经多次沟通协调后,两个部门邀请古树修复专家,针对古树的损坏情况制定修复方案,并根据专家建议采取松土打孔、灌注营养液、清理主茎中空腐烂物等方式,进行树体仿真修补,最终基本实现预期修复目标。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棵百年紫藤终于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棵紫藤的“重生”并非孤例。以此案为契机,正定县检察院开展了“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文化瑰宝”专项监督行动,督促有关部门全面履行养护管理职责,及时消除危害古树名木生长的安全隐患,让这些穿越百年岁月的古树名木得以继续繁茂生长。
除保护古树名木外,正定县检察院依托公益诉讼职能,对革命文物开展保护。
正定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据介绍,全县共有已登记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处。位于正定县曲阳桥镇西叩村西北、正灵路南侧的马家坟伏击战遗址,便是其中一处重要的历史坐标。
2023年7月,正定县检察院开展革命文物守护专项监督行动期间,检察干警发现,该遗址整体保护情况出现了保护范围不明、周围环境需整治等问题。同时,重大战斗事迹史料搜集整理工作开展欠条理,难以充分体现该处革命遗址红色资源的宣传与教育功能。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召集相关行政部门协商研判,制定修缮方案。”正定县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向相关行政部门送达磋商函,督促成立修缮工作领导小组,并开展马家坟伏击战事迹史料搜集整理,深挖革命遗址的历史意义、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
2023年8月,马家坟伏击战遗址修缮完成。正定县检察院第一时间组织干警进行实地回访踏查。眼前的变化令人欣慰:遗址保护区内的地面已重新铺设地砖,院落砌筑了围墙,内部绿化也得到完善,并建立健全了日常巡查、后续维护及参观瞻仰等保障性措施。
为检验成效、凝聚共识,2023年8月18日,正定县检察院组织相关行政部门负责同志,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检察官助理、“益心为公”志愿者等,举行公开听证会。听证员一致认为,马家坟伏击战遗址的修缮为红色资源有效保护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入夜时分,华灯初上,正定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有的游客或在古寺名塔前驻足拍照,或在古城墙上悠然漫步,亦或在街头巷尾品尝夜市美食……漫步于古城中,更加能感受到,检察力量融入古城肌理,其产生的意义悄然影响了许多在古城停留过的人。(柳红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