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肖昕懿(实习)
暑期将至,不少家庭会选择用这段时间奔赴远方,开启期待已久的旅行。但暑期不仅是旅游高峰期,也是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主汛期,强降水、洪水等极端天气在这一时期频发,因此,出行前应高度关注天气变化,在规划行程时更加周全地考虑安全因素,遵守安全提示,文明有序出游。
行前规划,防患未然
出发之前,要全面掌握安全出游信息。通过天气预报、应急管理部门的官方渠道等,详细了解途经地、目的地的天气、交通状况,以及景区开放动态,自觉遵守景区管理规定,避免前往临时封闭区域。跟团出游,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旅行社,签订规范旅游合同,为出行上一份“保障”。自驾出游,可借助专业地图软件,避开易积水路段、地质灾害高发区域的道路,遵守交通规则,不冒险行驶。
旅行途中,安全相伴
自驾途中,要集中精力驾驶,尽可能保持良好视线,杜绝疲劳驾驶、酒后驾车。全车人员务必系好安全带,礼让行人与非机动车,不抢行插队,不随意鸣笛催促,拒绝车窗抛物。遇到积水路段,切不可盲目涉水,应下车观察水深或询问当地居民,自觉遵守交通管制,必要时果断绕行。在山区、河谷等景区游玩时,主动关注防汛提示,遇到暴雨预警,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不因贪恋美景而涉险。沿途不随意丢弃垃圾,不破坏植被地貌,让文明足迹与自然风景和谐共存。
刺激项目,量力而行
参加涉水活动,要穿好救生衣,自觉遵守水域安全规定,不擅自进入“游客止步”区域,不向水域丢弃杂物,以文明自律守护生态安全。谨慎参与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和高空、高速、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量力而行。提前了解安全提示,听从专业人员指导,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注意饮食卫生,按需点餐,践行“光盘行动”。拒绝食用野味,以餐桌文明守护健康与生态。尊重目的地风俗习惯,主动了解民族禁忌、尊重宗教信仰,让文化尊重成为文明出行的名片。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爱惜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不占用应急通道,用举手之劳守护公共文明。遇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安排,主动帮助老弱病残,自觉维护现场秩序。
这个暑期,让我们把安全意识与文明理念融入每一段旅途,在领略美丽风景、享受惬意时光的同时,自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