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柳垚)7月7日,在东山社区暖“新”驿站里,京东快递员李武与社区工作人员交流时感慨道:“多亏了这间小屋,下雨时能进来躲躲,不然浑身都得淋湿。”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有这样一个个特殊的“小屋”,它们24小时不打烊,为外卖骑手、快递员、大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提供温暖与便利。这些暖“新”驿站,正成为北戴河传递城市温度、展现人文关怀的重要窗口。
走进东山社区的暖“新”驿站,智能门禁系统24小时开放,沙发、躺椅错落摆放,电视、微波炉、饮水机、急救药箱、共享充电、血压仪、修车工具等物资整齐陈列,俨然一座“城市补给站”。“以前寒冬腊月只能蜷在快递三轮车里避寒,夏天手机没电了急得团团转,上厕所都得找半天。”李武边给手机充电边说,“现在好了,冬天有热水暖手,夏天有空调纳凉,累了能躺会儿,车坏了能修修,驿站是把我们的难处都想到了。”
这样的贴心服务,正通过智能化升级不断提质。“目前,我区共有15个暖‘新’驿站,其中已迭代升级5个24小时暖‘新’智能驿站,在这里,可通过手机端实时监测人流密度,动态调整服务供给。同时,驿站设置了招聘信息角,联合区人社局定期更新岗位需求,今年以来已帮助27名骑手实现职业转型。”北戴河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邵会新介绍。
除了暖“新”驿站,北戴河区委社会工作部还联合区市场局发起“友好商家联盟”行动,14家沿街商铺自发加入,不仅提供餐饮优惠,还开辟“快速取餐通道”节省骑手时间,更承诺“遇困必援”,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便利。
为破解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难、作用发挥难、服务跟进难”的问题,北戴河区成立外卖寄递行业“育新”党支部,200余名快递外卖小哥主动到社区报到,他们当起兼职网格员、理论宣讲员、食品监督员、安全巡查员,化身城市治理的“多面手”,反馈道路破损、井盖丢失等问题70余件,都得到了及时解决。
此外,“每季度一主题”恳谈会解决了新就业群体“进门难、停车难、休息难”等问题,通过“现场听诉+实地勘查+联席会商”的模式,累计解决7项民生难题。街道党工委为新就业群体举办集体生日会,让骑手们暂缓脚步感受集体温暖。北戴河医院推出“新就业群体友好医院”项目,定制特惠体检套餐,开辟医疗绿色通道,每季度开展“健康直通车”义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