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后世尊称李东垣,金元时期真定人,是我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创始人。
金代泰和二年,李东垣担任济源税官。这年四月,疫疠之病突然蔓延,导致许多百姓染病。得病的人最初是怕冷、身体沉重,之后便上传头面,面目红肿,眼睛都不能睁开,气息短促而喘,咽喉哽咽(ye,读四声),舌干口燥,俗称“大头天行”。这种病特别凶险,一旦染上,就难以救活。
后来,汴京户部官员的侄子也得了这个病。在病情恶化到逐渐危及生命时,有人提起了李东垣,建议让他来治一治。当李东垣明了病程、病因后说:“这种疾病的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用承气汤下之,泻胃中之实热,不是攻伐之法的问题,而是不懂得要往什么方向用药的缘故。”于是,他便用“君臣佐使”的原则开出了一个药方:
黄芩、黄连为君药,泻心肺间热;橘红、玄参、生甘草为臣药,泻火补气;连翘、牛蒡子、薄荷叶、板蓝根、马勃、白僵蚕为佐药,散肿、消毒、定喘;新升麻、柴胡、桔梗为使药,升阳散火,泻热消毒。
他让人把这些药物研成细末,一半让病人热水调服,一半做成蜜丸子,放在口中含化。病人吃完药后,果然痊愈。从此,凡是有“大头天行”病人的地方,就贴有这个药方,供人传抄抓药,救活了很多人。人们都说这是神仙的方子,并刻在石碑上,希望永远流传下去!
视频/文字由河北中医药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