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漫画)喻萍/作
2024年深秋,我接到一个电话。诗人公木的女儿丹木问:“当年,父亲毕业于正定中学。现在,学校还有相关的图文记录吗?”彼时,公木与夫人吴翔均已作古,同葬于故乡辛集市烈士陵园。
公木之墓位于陵园的名人园,墓碑上标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词作者、诗人、学者、教育家张松如(公木)之墓。这块小小的墓地,常驻着两个坦诚、执着的灵魂。公木与夫人吴翔,在此合葬。
当地流传“三大文化名人”的说法,这三人是公木、方纪、陈挹芬。他们生于当初的束鹿县,即今辛集市。张松如,笔名公木,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完成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歌词,曾任吉林大学副校长、文学院教授。
公木1910年生于当时束鹿县东北部的北孟家庄。北孟家庄北倚滹沱、南临冀中,是他成长之地。在古城正定,他曾虔诚求学、专心任教。公木曾说:“想当个教员,写诗都是业余的。”
1939年,《八路军大合唱》在延安成功首演。当时,词作者公木年仅29岁,曲作者郑律成25岁。《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在194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被正式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作家魏巍称赞其为不朽之作。臧克家也曾说:“几十年来起的作用很大。但自己并不以此炫耀,只觉得为革命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公木对正定感情极深,对在正定的那位中学师兄、革命烈士高克谦尤甚。高克谦为人勤谨、热情,一丝不苟。他原籍无极,比公木年长四岁。1924年,高克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五卅运动后,高克谦被捕,1925年9月24日被秘密杀害于东里村乱坟岗,年仅19岁。
1993年8月,公木来石家庄,特赴华北烈士陵园瞻仰高克谦墓。他在墓前驻足,久久不肯离去,随后说:“参加革命,为国捐躯,是最高目标;勇于牺牲,就是好样的。”
公木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他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夫人吴翔。这位原名王凤兰的姑娘,一度隐姓埋名。她性情开朗,爱说爱笑,又嗜读好学。
1950年2月3日,公木、吴翔新婚。婚礼十分简朴,吴翔仅买下四尺花布,做成短袖衫,就算新娘嫁衣了。婚后,生活虽然清苦,但是吴翔默默支持着丈夫,无怨无悔地付出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公木重归故里,在当地老乡陪同下赴辛集中学参观。他说,看看就好,别惊动他人。后来,公木夫妇将长春家中的全部藏书捐赠给了故乡。虽然自己并不富裕,还是向母校捐赠了一笔奖励教育的基金,“薪火奖”自此诞生。
1998年10月30日,公木在长春病逝,享年88岁。次年10月,他魂归故里。2021年8月26日,夫人吴翔病逝,享年95岁。最终,夫妇同墓合葬。
今春,辛集公木纪念馆杏花初开。灼灼其华,仿佛映照着那对灵魂的坦诚与执着。诗人对故乡的热爱,早已化作春风与泥土,长存不息。(张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