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石家庄市规上工业企业量质齐升的背后

发挥主导产业集聚效应,强化企业帮扶培育
石家庄市规上工业企业量质齐升的背后

规上工业企业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近年来,石家庄市规上工业企业迅速扩容。今年上半年,该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2628家,较2020年底增加806家,增幅44.2%,位居全省前列。

石家庄市规上工业企业因何持续发展壮大?为探究其背后的原因,记者近日进行了走访。

●发挥主导产业集聚效应

近日,在仁合益康汇泽药业河北有限公司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做实验。仁合益康汇泽药业河北有限公司供图

近日,位于赵县经济开发区的仁合益康汇泽药业河北有限公司一期项目全面投产。

“项目占地67亩,各生产制剂车间已开足马力生产,各类制剂综合产能年产值10亿元以上。”该公司负责人王利亮说。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赵县投资建设新项目,是因为这里有多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具有从中间体到原料药再到制剂和医药包装的全产业链发展基础。”王利亮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年来,石家庄市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和现代食品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2024年,石家庄生物医药、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完成1200亿元、1300亿元以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超千亿,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主导产业蓬勃发展,形成雄厚的产业基础,不断释放磁吸力,吸引规上工业企业落户、发展壮大。

生物医药产业在石药、华药、四药、以岭、神威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领下,实现能级跃升,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25家增至目前的217家,引进、培育了药明生物、仁合益康等一批优秀规上企业,2024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

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69家增至目前的144家。石家庄晶澳太阳能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全面投产仅用8个月时间,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达效入统;格瑞邦(河北)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瑞邦”)2024年在高新区投产,实现了石家庄市电脑整机生产零的突破。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持续扩容,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497家增至目前的816家。2024年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现代食品产业以君乐宝乳业、同福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凭借产业链延伸和规模带动,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从2020年的169家增至目前的223家,发展迅速。

其中,同福集团作为石家庄“引雁归巢”的重点示范企业,总部落户石家庄,持续发挥其资源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在石家庄市区及周边郊县开设同福爆品店,融合多种业态,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拉动周边消费。

提高规上工业企业培育质效

7月18日,工人在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检测线检验整车。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供图

抓取、组装、焊接、输送,机器人灵巧地挥舞手臂有条不紊地完成着一项项工作……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的焊装零部件车间,焊接机器人在流水线上忙碌着。

得益于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该公司目前平均每3分钟可下线一辆车。自2023年9月投产至2025年5月,该公司共生产、销售车辆9.4万多台,实现营收超41亿元。

正是随着奇瑞新能源汽车产线落地,石家庄市实现了新能源轿车从无到有的突破。企业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这家公司的成长历程是石家庄市抓好培育和发展规上工业企业,不断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质效的缩影。

近年来,石家庄市把培育和发展规上工业企业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出台《关于支持培育(引进)规上工业企业的若干措施》,建立和完善规上工业企业培育机制,强化政策激励,优化涉企服务,推动更多企业进入规上工业序列。

“每年初,我们会全面摸排石家庄市范围内高成长性规下工业企业和新建工业项目,高质量建立石家庄市新增规上企业培育库,把更多新建企业、潜力企业、临规企业纳入培育库管理,并坚持动态管理,及时充实培育库,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优质企业后备梯队。”石家庄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纳入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库的企业,石家庄市市县两级工信部门加强包联帮扶,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实施“一企一策”跟踪服务,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提供全过程、全要素服务,促进规下企业增产扩产,推动新建项目加快建设,尽快纳入规上工业企业范围。

同时,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根据全市工业主要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主导产业规划,认真谋划一批带动性强、补链性好的新项目、好项目,引进培育了一批新建规上企业。2021年以来,全市230家新建工业企业入统,占到净增规上企业数量的28.6%,其中石家庄晶澳太阳能、敬业高品钢、同福食品等企业成为石家庄市行业龙头企业。

增强良好营商环境吸引力

企业选择到一地投资兴业,营商环境往往成为影响选择的关键因素。

7月10日,石家庄高新区的格瑞邦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一台台笔记本电脑陆续下线,两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240台笔记本电脑。

2024年11月8日,第一台“河北造”笔记本电脑在格瑞邦完成检验出厂。“项目1个月签约,11个月投产。”格瑞邦副总裁夏乃旭说。

格瑞邦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整机生产的企业,产品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超10亿元。

这样一家电子信息行业的明星企业,为啥会落户石家庄?“因为这里把企业视为产业合伙人。”夏乃旭说,石家庄市组建了一支懂产业、懂规划、懂金融、懂运营的专家团队,注重问计省市主管部门,借助行业龙头和知名机构等专业力量,始终与企业同频对话,新建厂需要投资1.3亿元,石家庄市通过市场化的股权合作,为企业解了燃眉之急。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生命线,高位推进、顶层谋划,2023年、2024年,石家庄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保持第一,连续两年上榜“营商环境创新城市”。

在优质的营商环境滋养下,石家庄的规上工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石家庄市工业生产稳定运行,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

“规上工业企业已经成为石家庄市带动工业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石家庄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石家庄市也将采取系列措施,助力规上工业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强化运行监测调度。加强对各县(市、区)、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用电量的监测,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充分应对。逐县(市、区)走访,逐重点企业调研,强化调度,合力攻坚,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深化企业帮扶。定期对企业进行走访,制定帮扶增产措施,促进工业稳增长;组织产需对接、银企对接等助企活动,缓解企业库存压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指导企业科学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升级。

抓好企业培育。树牢目标导向,瞄准主导产业,深挖细掘潜力企业纳入培育,提升新增规上企业数量和质量。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新建企业建设投产进度,分类帮扶指导,加快规上工业企业培育进度。(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 许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