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沧州建成省级和美乡村1116个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培育等工作
沧州建成省级和美乡村1116个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王雅楠)记者从沧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沧州市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培育、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省级和美乡村1116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村134个、省级和美乡村重点片区8个。

  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沧州市出台整治提升工作方案,有力有序推动重点任务落实。深入抓好农村厕所革命,坚持群众自愿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健全农村厕所设备维修、粪污清掏、粪污无害化处理利用、公厕管护、运行监管五项机制。上半年,全市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5391座,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2%。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能力,全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节本增效行动,由县级政府负责组织实施、乡(镇)村负责清扫保洁、专业公司负责收集转运。做好垃圾源头分类指导,促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推动资源化利用。目前,全市行政村均纳入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利用清拆出来的空地建设农家菜园、休闲游园。上半年,全市累计清理生活垃圾43.7万立方米,建设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及停车位118处。持续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工作,上半年,全市创建美丽庭院33091户、精品庭院12359户。

  坚持把培育乡村产业作为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今年,沧州市以沧县红枣、青县高端食品、献县肉鸭等6个产值超10亿元农产品加工集群(园区)为基础,以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完善标准厂房、包装仓储、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目前,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420家。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培育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此外,结合和美乡村示范创建,探索推广联村合作、片区组团,发展壮大区域特色产业,吸纳农民就地就近就业。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衡沧高品质蔬菜产业示范区创建,采取平台招商、小团组招商等形式,招引企业在沧州投资布局。另外,重点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沧州农品“金字招牌”,构建农产品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多层级品牌体系,培育中国驰名商标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8个。

  同时,沧州市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持续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工作,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激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内生动力。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健全村规民约,完善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务实管用的治理方式。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开展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四季村晚”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鼓励支持群众创作文艺精品,打造特色乡村文化品牌。围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提升治理效能。如今,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河间市通过政策引导、多维联动、全民参与等,推动婚俗改革工作系统化、立体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弘扬文明新风尚。目前,沧州市1个镇13个村被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2个镇15个村被确定为河北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