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纵览·9张|指尖生“画”

壹 光影摇曳的沙画台前,刘老师攥起一把沙缓缓洒落。主修国画的她,偶然被电视里的沙画表演吸引。2017年,她循着朋友圈里的作品入行了。“有美术基础,学起来顺。”她边整理彩沙边笑,眼中满是热忱,如今她已是深耕沙画的专职教师。

贰 “普通绘画错了之后,比较难改,沙画却能随时重来。”刘老师在沙画台上快速勾勒出轮廓,又一把抹去重新创作,“但这也考验控沙技巧。控制流速、走向,得让沙子听你的话。”这种自由与挑战并存的特性,正是沙画的迷人之处。

叁 刘老师抓起一把金黄的沙粒,手腕潇洒一抖,沙粒如瀑布般洒落,在沙台上晕染出圆形花盘。指尖如蝶翼翩跹,快速勾出螺旋花蕊,三两下甩出细长叶片——一朵栩栩如生的向日葵,伴随着光影绽放。“沙画的妙处就在这儿,”她掸了掸指尖余沙,“随性而为,反而能成就惊喜。”

肆 作为非遗项目,沙画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刘老师曾在婚礼现场,用十几分钟的沙画讲述一对恋人相爱的故事。“看着画面在沙粒间流转,观众都入迷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她眼里闪着光。沙画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情感传递的载体。

伍 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沙画台无限迸发。“有个小朋友把半圆的沙堆想象成被咬了一口的月亮,还在上面画了只荡秋千的兔子。”刘老师笑着说,“在这里,每粒沙子都是想象力的翅膀,没有规则束缚,只有无尽的创意在流淌。”

 “教沙画不是教技巧,是开眼界。”刘老师将几何图形变成生动图案,“同样是画圆,有人想到荷叶,有人画出星球,这就是沙画的魅力。”她边说边调整沙画台灯光,让画面更鲜活。在她看来,沙画教学是启迪思维、培养审美的过程。

 说起创作浮雕建筑沙画,刘老师神情专注:“花纹太复杂,每粒沙子都得精准控制。”她模仿着当时小心翼翼撒沙的动作,“但当立体的沙画在光影下浮现,所有辛苦都值了。”这种对技艺的极致追求,让她不断突破自我。

捌 “沙画是一项很‘活’的艺术,我的沙画老师原本不是学美术的,却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深厚功底。”刘老师说道,“因为沙画充满趣味,大家学起来都特别投入。”在她看来,这份趣味性正是推动学习者不断探索艺术边界的动力。

 抚摸着陪伴多年的沙画台,刘老师目光坚定:“每一粒沙都承载着无限可能。”她望向窗外,“未来我想带着沙画走进更多校园、社区,让这项非遗技艺被更多人看见。”光影下,掌心的沙粒泛着微光,恰似她从未熄灭的艺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