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华北中药材种业大会:汇聚优势资源,同心助力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

盛夏七月,药都飘香。7月12~13日,由中国中药协会主办,“中药材(华北地区)种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交流会”在安国市召开。来自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全国知名中药企业的13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生产企业代表齐聚“千年药都”,以“聚焦中药材种业技术创新转化 促进华北中药材种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为促进中药材种业发展,从源头保障中药材质量,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商政策方向、共享创新成果、共谋产业未来。

开幕式上,安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子嶢致辞表示,中药材种业是中药产业链的“源头活水”和“第一车间”。安国将坚定不移全力支持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种业人才与领军企业,为筑牢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根基贡献“安国力量”。

中国中药协会赵润怀副秘书长作主题发言时表示,这次会议聚集行业资源,凝聚各方面共识,共同为未来中药材种业的发展布局出谋划策,支持和推动华北地区中药材种业发展。安国是华北地区药材和种子种苗交易中心,在开展品种选育标准制定,以及市场规范等方面有很好的经验。此次交流会选择在安国召开,对推动华北地区以至全国中药材种子种苗健康发展,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交流会积极响应今年3月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鼓励开展中药材育种攻关,建设高质量良种繁育基地”要求,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政策解读、技术创新、产业化应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子种苗专委会主任委员王继永对中药材种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等作了分析总结;河北省中药材学会理事长谢晓亮研究员就中药材新品种认定登记政策作了深入解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温春秀研究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梁慧珍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田洪岭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李建军教授、中国中药有限公司李向东博士等,交流分享了道地药材品种审定认定,华北地区道地药材丹参、紫苏、远志、菊花、艾草等种质资源评价、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推广创新成果。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范国昌研究员对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机械化应用及发展前景作了总结展望。

此外,国药种业有限公司、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东药业(河北)有限公司、内蒙古九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代表分别介绍了企业中药材种子种苗育繁推创新技术和成果。

主办方还组织参会代表实地考察了国药种业有限公司安国种子加工厂、联东药业(河北)有限公司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和新品种示范基地、安国现代中药农业园区(中药都药博园)等。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保定山药试验站站长杨太新教授,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岗位专家刘灵娣研究员,绿色防控岗团队成员唐博文,保定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树强等专家,就基地山药、丹参、沙参、白芷、艾草、板蓝根等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栽培、植保等试验示范工作作了讲解。

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岗位专家刘灵娣研究员表示,此次会议推动形成的科企联合、国家体系与省体系联动模式,将有效促进中药材优良品种及优质种子种苗的产业化应用,为河北省和华北地区中药材种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为更好促进会议交流成果迅速落地,安国市农业农村局、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保定综合试验站还组织安国本土40多家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供销企业负责人到会,现场聆听专家报告,面对面与专家学者交流。安国市跑药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男表示,参加本次交流会,跟全国种业信息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收获很大,对他们做好本地种业信息服务非常有帮助。

交流会前,中国中药协会还组织专家就《中药追溯信息要求 植物类种子种苗生产》团标修订工作进行了研讨。《中国中药材种业发展报告(2025)》编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对报告编写体例、品种研发情况等进行深入讨论。

参与此次交流会组织筹备工作的中国中药协会种子种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继永表示,交流会将有力推动华北地区中药材种业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为华北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今后,中国中药协会种子种苗专委会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围绕着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以加快推进中药材种子种苗行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开展服务,持续引导中药材种业健康发展。(乡村云融媒平台 董志水 李安然)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

4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