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蒋坊乡东伊村,暑气渐盛。在来海葡萄合作社的葡萄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缀满枝头,浓郁果香沁人心脾。乡亲们挎着果篮穿梭在藤蔓间,忙着采摘、分拣、装箱。
这喜人的图景,正是该乡党委坚持“党建+产业”模式,让葡萄产业成为了富民强乡“甜蜜引擎”。
阜城县来海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主要种植紫甜无核A17葡萄。该品种果肉紧实、品相佳、皮薄肉厚、甜度饱满,深受市场青睐。
“比普通葡萄早上市一个月,从7月初摘到8月底,亩产稳稳达到6000斤,每亩纯收益25000元左右!”算起丰收账,合作社负责人寇会来满脸自豪。
“党建引领是产业发展的定盘星。”该乡党委深谙此理,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牢牢嵌入葡萄产业链,东伊村来海葡萄合作社便是受益者之一。在乡党委指导下,合作社创新采用订单农业产销模式,与山东、广东、四川等多地经销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从源头破解“卖难”问题,让种植户吃下“定心丸”。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合作社还成功注册 “寇老头”农产品品牌,通过统一包装、规范品质,让蒋坊葡萄从田间地头直抵全国市场,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蒋坊乡党委书记魏建林表示,下一步该乡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在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提升种植技术上持续发力,同时组织种植户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活动,让蒋坊葡萄打响“好品质、有口碑”的招牌。
(乡村云融媒平台 李晓阳 庞琦 殷建强 刘晓瑜)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