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承德县:“文明实践+”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兰秀静)从法治宣讲到文化浸润,从惠民服务到治理创新,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不仅擦亮了乡村的底色,更凝聚起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走进片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德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魏昕正在通过“普法宣讲”微课堂为村民解读民法典。“我们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法治宣讲活动,引导广大村民从自身做起,倡导文明、践行文明,用自身实际行动影响身边的人”片石村党支部书记于瑞忠说。

近年来,承德县创新打造“文明实践+法治宣讲模式,用百姓易懂的方式,让法律成为化解矛盾的“金钥匙”、守护生活的“护身符”,公平正义体现在调解、宣传和乡亲们的笑容里,有效缓解矛盾激化、上交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乡),县级一站式解决”。 

为让乡亲们懂法、依法办事,甲山镇上把普法搬到集市,“赶大集”式普法成常态。集日里,工作人员支起“普法台”,用方言讲身边事,为大爷大妈调解邻里纠纷、土地承包难题,帮年轻人解答欠薪等问题,让疑问在烟火气中消散。

甲山镇司法所“赶大集”普法宣传现场。

在药王庙村崇德超市,村民正在进行积分兑换物品。李大爷提着一袋洗衣粉从崇德超市笑盈盈地走出来,激动地说:“参加文明实践活动还能积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实践站真是我们的家呀!”

近年来,承德县搭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开通微信小程序,通过“文明实践积分+崇德超市”管理系统,设置积分指标体系,群众文明实践行为转化为积分,可长期存入或定期支取(通过崇德超市兑换等价物品,1积分抵1元商品)每月开展“清单回头看”,根据群众反馈优化物资品类和活动形式,让崇德超市既成为兑换物资的“便民站”,更成为引导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涵养美德的“加油站”,以小切口激活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能量。

“以前村里事,干部干、群众看;现在实践站成了‘议事厅’,大家一起出主意!”新杖子镇苇子峪村书记孙桂生说。承德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基层治理的“前沿哨所”,设立“百姓议事角”“矛盾调解室”,邀请村民、乡贤、党员共同参与村务决策、化解纠纷。今年以来,通过实践站化解邻里矛盾130余起,推动解决灌溉设施修缮、公路优化等民生问题89件,实现“群众的事群众管”,让文明实践成为基层治理的“助推器”。

新杖子镇苇子峪村村民、乡贤、党员共同参与村务决策现场。

孩子爸爸妈妈在外地打工,以前这孩子放学回家就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喊他吃饭都装作没听见。现在学校搞了个电子绘本,里面的故事带动画还有配音,每天吃完晚饭就主动跑去看,有时候还会拿着平板给我们讲里面的情节呢。”提起电子绘本,岔沟街李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承德县为打破城乡阅读资源壁垒,图书馆利用公众号定期向各类学校推送定制化数字资源——这里有按主题分类的“经典共读”电子书单,从《西游记》的奇幻冒险到《爱的教育》的温情日常,引领孩子们在文字世界里遨游,感受经典的永恒魅力;有紧跟热点的“科技前沿”文献集,从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到航天探索的最新成果,让他们及时触摸时代脉搏,拓宽认知边界;还有专为青少年打造的“趣味科普”动画库,用生动的画面讲解物理定律、生物奥秘,让文明实践知识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指尖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