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衡水市故城县饶阳店镇南庄村,油蟠桃树郁郁葱葱,累累硕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这个曾经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村,如今因油蟠桃产业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衡水市“一村一品”示范典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破茧:从传统到创新的华丽转身
南庄村地处衡水市故城县西部,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2015年之后,一次偶然的尝试,为这个村庄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2015年,村民倪宝恩引进优质油蟠桃品种,并积极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率先在村里试点种植油蟠桃。在他的精心管理下,油蟠桃一经上市便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倪宝恩的成功示范,让村党支部书记赵保刚察觉到油蟠桃产业的发展前景,也让村民们看到了油蟠桃产业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油蟠桃种植的行列中来。
2020年,村里决定统筹推动,整合土地资源,强化品牌建设。在赵保刚的带领下,南庄村与周边5个村携手合作,共同发展油蟠桃种植。如今,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亩,形成了规模化产业,曾经的“小打小闹”如今已发展成为带动一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核心优势:品种与品牌双轮驱动
南庄村的油蟠桃产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
在品种方面,该村种植了早、中、晚熟8个品种,如黄肉油蟠桃6-6、金霞油蟠等。
不同品种的油蟠桃成熟时间不同,实现了从6月中旬至10月初的错季上市,大大延长了市场供应周期,满足了市场多样化需求。
在种植技术上,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采用腐熟羊粪、发酵大豆菌肥为基肥。这种绿色种植方式不仅保证了油蟠桃的品质和安全,还让果实口感独特,“硬吃脆甜、软吃爆甜”。良好的品质使油蟠桃顺利通过绿色食品认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品牌与市场:拓展销售之路
为了提升油蟠桃的附加值和市场影响力,南庄村注重品牌建设,注册了“桃柳蹊”商标,统一了包装标准,开发了礼盒装、家庭装等多种产品,精准定位中高端市场。2024年,“桃柳蹊”油蟠桃的品牌溢价率达到30%,这意味着同样的产品,通过品牌的力量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在市场拓展方面,南庄村积极创新销售渠道。通过商超直供、电商平台(电商线上销售额占比达到45%,成为油蟠桃销售的重要渠道)、社区团购等多种方式,将油蟠桃销售到北京、天津、山东、广东等省市的50余个城市。
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收益,激发产业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油蟠桃产业的发展,南庄村与周边村庄成立了产业联盟,整合土地1200余亩,形成了连片种植区。这种横向联合的方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管理成本。南庄村建立了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受益者。
一方面合作社带动。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享受保底分红+按股分配的收益模式。2024年,户均增收2.8万元。这种模式让农户既有了稳定的收入保障,又能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另一方面订单保底。南庄村与桃柳蹊公司签订收购协议,保底价为2.5元/斤,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价结算。
这种订单保底的销售方式,仿佛让农户吃了“定心丸”,不用担心农产品滞销和价格波动的问题,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其实油蟠桃刚上市时,每斤售价七八元。保底价就是让我们安心,保证成本,不赔钱。”正在大棚里忙活的老李对记者说。
经济与社会效益:富民强村,助力乡村振兴
油蟠桃产业的发展,为南庄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经济方面,油蟠桃产业成了村民增收的“金钥匙”。盛果期亩产2500斤,亩均收入万元左右。村民们通过种植油蟠桃,收入大幅增加。在社会效益方面,油蟠桃产业提供了分拣、包装、物流等岗位200余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较大、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来说,这些岗位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收入,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
如今,南庄村的油蟠桃产业正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未来,南庄村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销售渠道,让油蟠桃产业成为村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动力。(文/燕赵农村报记者 李晓阳 毕更新 图/彭振华)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彭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