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霸州: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薛彤雨、刘卓娅)今年以来,霸州市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目标,聚焦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高位推动整治提升行动,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的乡村新画卷。

南孟镇和平村包村干部与村街干部清除垃圾。

高位统筹,构建全域整治格局

霸州市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包联帮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与责任分工,安排54家市直部门与提升村街一对一结对,构建形成“乡镇主体、部门联动”治理体系,确保整治工作落实到位。

该市创新“日常巡查+月度考核+航拍监测”立体监督网,推广霸州开发区“水印照片反馈”模式,包村干部每日巡查、包村干部每周入村不少于3次,村街设卫生监督员实时排查。截至6月底,全市开展巡查19轮,发现问题3141处;两轮航拍排查问题1400处,均实现闭环整改,整改效果通过“前后对比照”复核验收。

同时,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清洁日”活动,2100余名机关干部与1.8万余名群众共同参与,清理街道1600余条、问题点位1200余处;实施白色垃圾动态清零攻坚,发放“门前三包”宣传单5.46万份,推动3.3万人次参与,形成全民共治氛围。

信安镇光明街党员干部与志愿者开展街道清理。

机制创新,特色整治出实效

在整治行动中,霸州市各乡镇结合实际探索特色路径,推动环境提质与机制创新双提升。

信安镇以“三化协同”破解治理难题,“系统化统筹”凝聚部门和村街合力,“网格化治理”将17个村街划分为353个网格,实现坑塘沟渠、田间地头无死角巡查;“差异化施策”推行“一村一策”,1000余名党员干部与志愿者带头清理,村民主动认领“门前三包”责任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同时,南孟镇创新“技防+人防”模式,利用无人机全域排查,包村干部与村街干部每日巡查,累计出动650人次、车辆136台次,清除垃圾1800余立方米,通过宣传引导推动村民从“要我清”向“我要清”转变。

聚焦河沟渠整治,东杨庄乡下坊村以“机械+人工”双线作战,挖掘机清理河道淤泥,专业队伍打捞漂浮物,环卫队清扫卫生死角;上坊村党员干部与村民深度交流,清理垃圾堆、小广告,道路宽敞畅通,墙面干净清爽。

在辛章片区辛王堡村,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清扫,党员认领责任街道,村民自发组建“巾帼志愿队”,昔日坑洼道路变平坦水泥路,斑驳墙面焕新,昏暗街道亮灯。“现在路平灯亮,晚上遛弯都踏实!”村民王旭笑着说。


成效显著,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截至6月底,霸州市19轮巡查发现的3141处问题全部整改,6月航拍问题整改率达100%;累计清理坑塘1142处,拆除围挡178处,1600余条街道实现“路面净、庭院净”,交通沿线白色垃圾、河道沟渠漂浮物大幅减少。

截至目前,该市共创建16个和美乡村示范村,争列2个省级重点村;垃圾一体化改革实现乡镇统筹保洁与转运,年度节约经费3000余万元;王庄子镇“三挂钩”机制、东段乡智慧管理App等创新做法,推动治理从“突击式”向“常态化”转变。

群众参与度持续升温,全市1.8万名群众主动加入整治,妇联创建美丽庭院1600户、精品庭院510户,“全民共治”氛围日益浓厚,推动农村居环境从“短期清洁”向“长期美丽”转变,让生态宜居成为霸州乡村最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