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上是通过文化价值的现代转化、文化资源的要素重构、文化生产力的创新释放,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系统性提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坚持以价值引领为根本、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以消费升级为引擎、以国际输出为支撑,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新格局。
在发展理念上充分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文化对经济的赋能,首先体现为价值理念对发展的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统一”“和合共生”等思想,与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存在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在高质量发展实践中,要将“诚信为本”“精益求精”等理念嵌入企业治理体系,形成以文化价值为内核的市场信用体系。探索构建文化引领的发展评价体系,提升发展中文化传承、生态伦理指标比重,引导发展从“效率优先”向“价值优先”转型。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力量,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促进文化要素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文化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文化要素可通过观念更新、传统工艺创新等赋能产业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与产业竞争力。要积极构建“文化+”产业融合生态,推动文化创意与制造业、信息技术等领域跨界融合,形成以文化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如文化科技园区、非遗产业带等。完善文化要素的市场配置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交易、文化产权拍卖等形式,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定价与高效配置,最大限度激活文化企业创新活力。
积极打造文化消费新引擎
当前,文化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文化消费的本质是精神价值的市场化实现,要积极促进文化消费,形成“文化认同—消费升级—产业迭代”的良性循环。要不断提高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积极培育国潮文化IP体系,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品牌文化内核,不断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创新文化消费场景体验,通过沉浸式演艺、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文化+体验”消费空间,推动文旅消费从“观光经济”向“场景经济”转型。构建文化消费数字化生态,依托电商平台、元宇宙场景开发文化衍生产品,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渠道,释放大众对国潮文化的消费潜力。
以文化走出去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要强化用文化同世界对话的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文化传播路径和模式,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加全面立体地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坚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传播出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创新文化交流方式,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文化驿站、跨国文化产业园区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马云鹏)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