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河北省政协围绕完善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建设集智献策

省政协围绕完善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建设集智献策

扩大内外联通,推动更多“河北造”走向世界

如何进一步完善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功能建设?近日,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组织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和专家协商会,部分政协委员、省各民主党派有关负责人、相关领域专家等齐聚一堂,深入交流、共商良策。

“铁路快通”是石家庄海关推行的铁路进出境快速通关模式。“该模式是如何提升中欧班列整体运行效率的?”省政协委员、凤凰网河北频道总编辑王旭辉问道。

“应用‘铁路快通’模式,海关通过铁路舱单电子数据就能进行审核、放行、核销,所有环节一站式完成,不再需要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并办理转关手续。”石家庄海关副关长许书良认真解答。他还算了一笔账:得益于该模式,运输一个集装箱平均能节省500元左右物流费,整体运输时间可减少2天至4天,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大大提升。

我省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拥有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去年实现营业收入3.6万亿元。石家庄国际陆港作为京津冀地区唯一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的核心陆港,在推动重点产业集群产品出海、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如何将中欧班列的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省政协委员、人民政协报河北记者站站长高新国问出大家关心的内容。

回应委员关切,河北省国际陆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涛表示,他们将持续深化“班列+特色产业区”模式,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通道优势和物流枢纽功能,加强与107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合作,推动更多“河北造”走向世界。

据介绍,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拥有18条国际线路,覆盖亚欧大陆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行7年来累计开行2600余列。如何进一步完善其功能?与会人员围绕这一话题积极建言。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运输与物流研究部主任高月娥认为,应适度超前优化集结中心空间布局,丰富集结中心海陆双向货源集结、运输集拼、海关监管、运贸一体等功能,采用“陆港+港口+集结中心+物流通道+信息平台”模式,联动周边城市,完善多式联运业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高效的枢纽运转能力和资源管理服务能力是集结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全国政协委员、河北陆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领建议,建立中欧班列协同发展机制,合理高效配置区域资源,将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作为区域中欧班列管理平台,增强整体发展竞争力。

你一言我一语,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临近结束,委员们表示,将持续聚焦推进石家庄国际陆港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围绕完善基础设施、强化产业协同、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强化要素保障等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我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河北日报记者 刘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