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牛奶玉米”好吃又赚钱——走进冀南新区双强种植有限公司玉米试验田

一口下去,洁白的玉米粒在齿间迸裂,混合着淡淡奶香的清甜汁水瞬间溢满口腔。这就是在田间地头掰下就能吃、一口就爆浆的“牛奶玉米”。

6月18日,记者走进邯郸冀南新区双强种植有限公司玉米试验田,只见半人高的玉米植株上长着一个个玉米穗。该公司负责人徐强麻利地掰下一个玉米,剥开浅绿色外衣,露出晶莹饱满的白色籽粒。“两手一挤就能爆浆,甜度能赶上西瓜。”他说,很多游客第一次品尝时,都想不到玉米还有这样的口感。

38岁的徐强是位新农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2015年,他辞职返乡,一头扎进特色农业种植领域。“城里人越来越愿意为新奇特农产品买单。普通玉米论斤卖,水果玉米按根卖,利润差距很大。”他说。

2017年,徐强流转270余亩土地,建起22座日光温室大棚,办起集种植、观赏、采摘、游玩于一体的农业基地。起初,该基地以种植大田农作物为主,兼种大棚草莓、西红柿等,后来专攻新奇特品种。“夏日阳光”番茄香甜多汁,“戴安娜1号”黄瓜自带清香,今年,徐强又从江苏引进“牛奶玉米”。

17.8度——记者看到,测糖仪现场检测“牛奶玉米”的糖度远超普通水果玉米。“这种玉米的种植、采摘都有讲究。”徐强的妻子尤林林说,施肥得用生物肥料,采收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摘下后不能久晒,不然水分就流失了。

因为甜度高,“牛奶玉米”种植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防虫。在该农业基地玉米地里,4盏白色太阳能诱虫灯立在地头,田间错落摆放着数块诱虫板。“我们是物理防控、生物防控齐上阵,种植过程中还添加了酵素肥、蛋壳粉等防虫肥料。”尤林林说。

“由于鲜食玉米食用部分为未成熟的幼嫩果粒,采收后糖分转化快,易失水变质,若想长时间保存,必须进行速冻保鲜。”徐强说,采摘时冷链货车就停在地头,玉米一出地就进保鲜箱,几小时内直达京津。

徐强介绍,“牛奶玉米”地头价为每根5元,一年可种两季,今年5月底第一茬鲜玉米上市时,单日最高销售4000余根。

“周末和节假日还有不少市民专程驱车来采摘。下一步准备开发玉米汁、玉米冰激凌等延伸产品,让玉米变成‘金棒棒’。”采访中,徐强的手机不时响起,他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回头客已开始预订下一季的产品了。(河北日报、河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