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家庭送托难”与“机构收托难”现象,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总工会实施了互助式托管新模式,通过整合多方资源,为职工子女提供更加便捷、价低、质优的托管服务。(据《工人日报》7月7日报道)
每到假期,“孩子去哪儿”就成了许多家长的难题。送孩子去传统托管机构,担心费用高、质量参差不齐;让老人帮忙照顾,又担心他们精力有限。青岛这种互助式托管新模式,为破解假期托管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互助式托管实现场地、人员和资源全方位互助,构建起全新托管生态。比如,社区、园区、楼宇开放闲置空间,打造家门口的托管站,解决了场地难题。家长们轮流值守,专业教师与志愿者共同参与,组建起多元化教师队伍,丰富了课程内容。工会对接各类教育资源,引入专业培训课程,开展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假期既学到知识,又养成多种兴趣。这种多方参与、资源共享的托管模式,提升了托管效能,降低了运行成本,还搭建起人们情感交流的桥梁,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
互助式托管实现托管服务由单一供给到多方保障、普遍托管到精准服务、家庭主导到社会分担的转变,是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借鉴这一思路,建立起规范化、普惠化、人性化的托管服务体系,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一定会更加丰富多彩。(王恩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