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小彩椒种出“亿元村”

7月6日,张家口市崇礼区石嘴子乡摆察村,一排排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光。

7月6日,在崇礼区摆察村,种植户孙桂民正在大棚里进行彩椒田间管护。河北日报记者郭晓通摄

摆察村坐落在山坳里,农业生产条件并不好,但它却是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摆察村致富的密码,就藏在一排排大棚里。

种植户王美正弯着腰,掰掉植株上多余的枝杈,枝叶间是一个个拳头大小的彩椒,绿色、黄色、红色,格外诱人。“这是今年的第一批彩椒,陆续成熟啦。”王美说。

2024年,摆察村彩椒产量为1.98万吨,产值突破亿元。“去年行情比较好,最高卖到一斤20元。”王美兴奋地说,今年行情也不差。

王美是摆察村最早种植彩椒的农户之一。“之前我种玉米、莜麦等大田作物,一年下来,没有多少收入。”王美告诉记者,2006年,有村民从外地买来彩椒苗试种,他也加入其中,两亩地建了两个彩椒大棚。

王美清晰地记得第一批彩椒上市时的紧张心情。“把彩椒拉到市场时,就怕卖不出去。”没想到的是,一整车彩椒很快被批发商抢购一空,两个大棚收入近两万元。

尝到甜头的王美,第二年将剩余的七亩地全部改种了彩椒。

“我们当地夏季冷凉,种植的彩椒品相好、果肉厚实、耐储运。”摆察村村干部李春荣说,他们村彩椒一直不愁销路。

大棚变成“聚宝盆”,激发了庄稼人的干劲儿。摆察村有468户村民,之前大部分在外务工,如今很多村民选择了回村创业,彩椒种植户达270户。

彩椒产业的兴起,还引来了外地投资者。承德人孙桂民2008年来到摆察村,流转19亩土地,建起彩椒种植基地。孙桂民说,他的种植基地配套建设了高效肥水一体化植保系统,还对土壤进行了改良,大大提高了彩椒的产量和品质。

在摆察村的带动下,石嘴子乡的其他村庄也纷纷加入种植彩椒的行列。石嘴子乡现有设施大棚8000多个,彩椒种植面积1万多亩。该乡还建起了恒温库、蔬菜加工车间、交易大厅,推动彩椒产业发展。

崇礼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彩椒产业作为增收富民的重点产业来发展,目前彩椒产业已覆盖全区6个乡镇33个行政村,户均增收万元以上,彩椒种植已成为该区的特色产业,形成“崇礼彩椒”品牌。2022年,“崇礼彩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崇礼彩椒”已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河北日报记者 郭晓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