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诗词里的节气】AI | 小暑至,夏正浓,万物在炽热中积蓄能量
今日小暑,
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标志着“三伏”将至,
暑气渐盛。
此时骄阳似火,蝉鸣林幽,
万物在炽热中积蓄能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古人以“暑”为训,
提醒人们顺应天时,静心养阳,
酷热中孕育秋收的希望。  
小暑风俗
食新米、尝鲜藕,
感恩自然的馈赠;
晒伏姜、饮凉茶,
以传统智慧调和身心;
更有“六月六”晒书晒衣的雅趣。
这些习俗是中国人
“天人合一”哲学的生活实践。  
今日我们在诗词中体味小暑节气,
传承古老仪式,
更是在快节奏时代
重拾与自然对话的能力。
让节气智慧滋养现代生活,
在炎凉交替间,
读懂时光的深度,
守护文明的温度。
 

IMG_150280036

IMG_150280036

1.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元稹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 
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
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IMG_260886098

IMG_260886098

2.《消暑》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IMG_106708724

IMG_106708724

3.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唐·独孤及
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  
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  
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  
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  

IMG_203332396

IMG_203332396

4. 《安禅逢小暑》
唐·李
却接良宵坐,明河几转流。
安禅逢小暑,抱疾入高秋。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朝朝献林果,亦欲学猕猴。

IMG_199884992

IMG_199884992

5. 《喜夏》
金·庞铸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初荐枕,黄妳亦升堂。  
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  
晚窗无一事,步屧到西厢。

IMG_131130475

IMG_131130475

6. 《夏日》
清·乔远炳
 薰风愠解引新凉,
 小暑神清夏日长。  
 断续蝉声传远树,
 呢喃燕语倚雕梁。  
 眠摊薤簟千纹滑,
 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适,
 无烦珍重碧筒尝。  

IMG_243457893

IMG_243457893

  图片、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