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王东岭、李伟)7月6日,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郭家湾乡羊草沟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连片的黄芪秧苗郁郁葱葱,长势格外喜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黄芪作为重要中药材,以根茎入药,药用价值高。“咱们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是中药种植的绝佳产地。致富能手李子廷、石景军发展中药材苍术100亩、黄芩160亩、防风60亩,中药材也能种出致富‘良方’。”望着长势旺盛的黄芪田,羊草沟村党支部书记刘金云高兴地说。
围场郭家湾乡羊草沟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角。
据悉,郭家湾乡坚持把中药材种植作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中药材产业发展路径,通过“支部+”发展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同向发力,有效提升了村集体“造血”功能和群众增收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全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3500余亩,为当地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大量就近就业机会。
“我主要负责中药材的浇水和管护工作,每小时13块钱,每天能挣130块,有了收入,家里宽裕多了。”村民朱艳丽说。
围场郭家湾乡羊草沟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一角。
近年来,围场在技术指导、中药材精加工、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持续发力,真正将“小草药”做成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