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高邑法院法治副校长分赴校园开展暑期安全教育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军立、刘晓辉)近日,高邑县法院法治副校长分赴全县各中小学校,集中开展以暑期安全教育为重点的法治宣讲活动

本次宣讲活动精准聚焦暑期学生安全风险点,涵盖防溺水、道路交通安全、预防校园欺凌、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法治副校长们将真实案例与法律法规紧密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深入剖析,为师生们敲响暑期安全警钟。

●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防溺水安全教育成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上,法治副校长详细介绍溺水事故带来的严重危害,一桩桩因溺水失去生命的真实案例,让在场师生深受触动。法官们深入剖析溺水事故常见原因,诸如私自下水游泳、在无安全设施水域嬉戏等。此外,他们还悉心传授溺水后的自救与急救知识,现场演示自救动作,指导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应对突发溺水事故的能力。

●解读法律法规,守护成长之路

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法治副校长巧妙结合校园内外真实发生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从青少年沉迷网络引发盗窃,到因口角之争导致的校园暴力犯罪,生动分析背后成因,着重强调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后果。通过案例解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法治观念,增强自我约束能力。

●向校园欺凌坚决说“不”

结合多起校园欺凌典型案例,法治副校长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什么是校园欺凌,从肢体冲突、言语辱骂,到社交孤立、网络欺凌等多种表现形式,让学生清晰辨别欺凌行为。他们深入剖析欺凌行为的危害,对受害者可能造成身体伤害、心理创伤。他们教育学生要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鼓励大家勇敢对欺凌行为说“不”,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守护网络安全,警惕信息泄露

针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法治副校长着重提醒学生注意网络安全。他们列举大量网络诈骗案例,揭露诈骗分子惯用手段,让学生了解网络潜在风险。特别强调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等,提醒学生警惕陌生链接和二维码,避免落入网络陷阱。同时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合理安排时间,利用网络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次法治教育,增强了学生的法治观念与安全意识,更为学生们安全度过暑期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