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各市党报集萃丨来,到张家口度“凉夏”

库伦淖尔湖畔,烤全羊的香气裹着晚风钻进重庆游客王女士的鼻子里。“吹着17℃的湖风,啃着羊肉看演出——这才叫夏天!”王女士举着手机直播,镜头扫过水上舞台翩跹的舞者,弹幕瞬间刷满“求坐标”。

炎炎夏日,暑期旅游市场升温,“避暑游”风头正劲。在张家口,不论是返乡创业的民宿老板,还是旅游度假区的负责人,或是崇礼滑雪场的运营者,乃至整个张家口文旅行业,都在精心打磨这张独特的“凉夏”名片,将“清凉资源”转化为热气腾腾的“黄金产业”。

“欢迎来度夏!这里的夏天可比空调房还舒服!”两年前,刘瑞在尚义包下了县城边一些空置房屋,试水的20个民宿小院一开业就非常火爆,不少游客一住就是半个多月甚至整个夏天。市场需求的旺盛超乎想象,刘瑞迅速将规模扩至50个小院。在他眼中,尚义的夏天就是“金字招牌”。

在沽源县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6月一到,客房预订持续爆满。景区负责人齐心深谙卖“凉夏”的精髓:不仅要有凉爽的环境,还要赋予游客丰富的体验。烤羊大会、“心湖梦海”夜间演出……他们巧妙地将凉爽的气候与美食、文化相结合,让“清凉资源”点燃“夜经济”。

在崇礼,冬奥村、富龙小镇等纷纷变身为夏日避暑休闲的热门打卡地。徒步、骑行、露营等活动备受游客青睐,再加上活力四射的音乐节、啤酒节,让景区内一房难求。

让“清凉资源”卖得好、卖得久,要避免停留在低效、同质化的简单开发层面,须打造出有特色的“清凉IP”。为此,张家口市文旅局将沽源的湖光潋滟、崇礼的山地激情、张北的草原辽阔等各具特色的“清凉资源”串联整合,推出2025年“夏游张家口消夏避暑季”系列主题活动及4条主题鲜明的夏季精品旅游线路,极大提升游客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该市还组织各县区和文旅企业挖掘自身特色,围绕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服务标准等方面共同商讨,统一规划;组织各地携手走进北京、武汉等城市开展推介宣传活动。

在乡村基层,探索同样鲜活生动。在毗邻草原天路的沽源县大石砬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孙喜玲带领村民在天路边大面积种植百合花。每年7月,那片橘色花海吸引游客流连忘返。这也带动了百合干、金莲花茶等特色产品热销。今年,孙喜玲又引入了芍药。“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也建起来了。”她信心满满地说,“要让游客不仅看花海,还要留下来,深度感受咱乡村生活的魅力和这份实在的清凉。”

张家口卖“凉夏”成绩斐然,但仍需正视差距。张家口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旅游基础设施须完善提升,交通便捷度有待提高,一些景区服务细节不够到位。更关键的是,“拳头产品”少,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独特记忆点。

资深旅游从业者吕女士建议,深度挖掘张家口独特的历史根脉、多元的民俗文化、丰饶的地域物产,打造诸如“长城脚下的纳凉夜话”“古商道寻凉之旅”等特色深度游项目。用高品质的短视频把张家口清凉的瞬间、地道的美食、独特的文化生动展现给网民,实现有效引流。同时,与承德、秦皇岛等拥有优质避暑资源的城市携手,共同打造“京津冀黄金避暑环线”等,实现资源互补、客流共享、品牌共赢。

张家口日报记者 王映华 通讯员 高岩 成永祥 王晓曦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