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孟宪峰、李国涛)“报告!K20+377处桥梁锥坡水毁严重,请求物资支援!”近日,一场无脚本应急演练在河北交投集团衡德高速公路公司青兰工区举办。随着指令下达,抢险队仅用20分钟就将2吨砂石料运抵模拟险情点,物资出库效率较去年提升40%。
衡德高速公路公司组建由养护、交警、路政、机电、收费等专业人员构成的应急物资管理队伍,定期开展物资清点、设备维护培训,形成“专业互补、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建立“二级联动”调用机制:日常由青兰工区物资管理员负责保管;汛期启动应急响应后,监控中心可远程调配物资。
走进应急物资仓库,各类物资分区摆放、标签清晰。采用“一物一账”管理,随时掌握物资出入库动态。仓库选址邻高速公路易发生水涝灾害位置,距离最近服务区仅3公里,确保20分钟内可完成物资调度。此外,仓库严格执行“堆放五距”标准,移动式货架让铁锨、洋镐等工具实现“秒级调取”。
青兰工区组建由技术骨干牵头的物资管理专班,建立“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走进标准化应急仓库,7100条防汛编织袋、200条防汛沙袋、200根木方、180立方米砂石料、120立方米片石、100立方米水泥、100立方米碎石、179把铁锨、53把洋镐、6台抽水泵、10套应急照明设备、30套雨衣、30套雨鞋等23项基础物资分区码放。同时,还与周边的物资企业签订了供应协议,保证汛期到来时水泥、碎石、沙子等重要物资的及时供应。
不仅关注“量”的充足,更要注重“质”的匹配。除了仓库储备,他们结合历年汛情特点,在易积水路段、桥梁接缝处等重点区域前置防撞桶35个、反光警示标志6套。同时,储备急救药品等物资,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响应特殊群体救助需求。
在扎实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衡德高速公路公司开展“我为防汛献一策”专题研讨,汇总归纳两方面建议:建立“汛期—非汛期”动态轮换机制,对易过期物资(如急救药品、照明电池)每季度开展“党员清查行动”,确保物资“常储常新”;推动建立“高速公路+地方政府”应急物资联储联调机制,增强区域协同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