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纵横谈丨读懂润物无声、延绵发力的营商秘诀

不产矿石、远离销售市场、不通火车、地处山区的江西省上犹县,靠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五分之一的玻璃纤维,在全球竞争激烈的材料行业中闯出一片天地:集聚玻纤企业195家,去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形成全国少有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完备产业链,还获批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据《新华每日电讯》6月30日报道)

从10年前的不足10家玻纤企业,发展到现在有近两百家企业的特色产业集群,上犹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对了什么?该县一名县领导说,营商服务、政策支持不需要轰轰烈烈,润物无声、延绵发力,能让企业家更有底、更敢投。这种切身体会体现了对营商环境重要性的清醒认识,道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路径。

有的公司账户上突然收到10多万元,打电话到政府部门,才清楚是技改补助、稳岗补贴等资金;新落户企业,厂房建设等全程代办,客商没人盯守也不影响项目进展……发生在上犹的这些“政策、服务主动敲门”场景,是对“润物无声”的生动解读。企业感受度的提升,需要政策精准供给,也有赖于服务细腻到达。做到润物无声,就要认识到“不打扰也是一种服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服务的预见性,对企业的呼声主动倾听、企业的困难主动上手,让市场运行更加公平高效。同时要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市场能有效调节的就交给市场,社会能有效治理的就交给社会,避免干扰企业的微观决策和日常经营,让他们专注于自身发展。

延绵发力,就是不急功近利、不朝令夕改,保持政策供给的延续性,在做好服务上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重塑区域竞争优势的系统工程,也是没有休止符的长期工程。这些年,从河北全面推行招标投标“双盲”评审,到浙江“一件事”改革,再到上海聘任“营商环境体验官”,各地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努力有目共睹。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出的新课题,广大经营主体的新期盼,都要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之以恒、驰而不息。拿出钉钉子精神,为企业发展提供阳光雨露,促其强身健体、健康成长,才能让他们在市场中如鱼得水、如沐春风,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营商环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行政效能与市场活力。读懂润物无声、延绵发力的营商秘诀,就能增强不断向前的恒心和毅力,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之活、谋发展之进、增信心之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添一把火、发一分热。(周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