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金融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提醒:防范个人贷款致过度负债风险

近年来,过度负债问题应引起借款人关注,尤其是网络平台贷、信用卡过度透支等领域的负债,使过度负债更具隐蔽性。过度负债是指借款人的总债务(包括房贷、车贷、消费贷、信用卡等)超过其稳定收入所能承受的范围,导致每月还款额占比过高,甚至需要“以贷养贷”维持周转的状态。

“95后”借款人小安,月收入1万元,为在亲戚朋友前显得有面子,购买了30多万元的某品牌汽车一辆。通过信用卡透支10万元支付首付,尾款20万元分期3年,每月月供达到6000多元。购买汽车后,小安每月收入维持日常及负债支出捉襟见肘,时常需要父母接济。未曾想,不但规划中的升职加薪也落空,还要面对公司裁员失业,债务无力偿还,最终导致逾期,影响了征信,其车产也被强制执行。

有关专家指出,过度负债危害多多。

经济压力:借款人或其家庭收入稍有波动(如降薪、失业),即可能引起资金链断裂。一旦某项负债难以归还,即可能引发全面逾期,如借贷为高利率,高额利息和违约金将加速债务膨胀。

法律风险:过度负债难以归还本息严重者,或将面临被起诉,工资账户被冻结、家庭资产被强制执行的风险。

信用风险:征信逾期影响5年内贷款、信用卡等申请,征信受损致使借款人信贷资源更加匮乏,更易陷入负债陷阱。

生活影响:过度负债导致向亲朋好友过度借款,导致人际关系破裂。借款人也易陷入长期焦虑、抑郁甚至导致婚姻破裂、家庭矛盾激化。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过度负债了?

偿债比例测算:月还款额(含贷款、信用卡、网贷等)÷月收入≥50%,即可能存在过度负债风险。月还款额(含贷款、信用卡、网贷等)÷月收入≥70%即进入高风险区间。

负债渠道自查:统计名下所有借款渠道(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等),若同时持有3家以上非银机构负债,需警惕风险。

还款能力评估:借款人扣除日常开销(饮食、房租、育儿等)后,可用于还款的资金若不足以覆盖月还款额,即属于“入不敷出”,需重新审视负债结构和规模,及时进行调整。

对此,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发出风险提示:

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面临便捷的融资渠道及融资推荐,首先要区分“需要”和“想要”,避免因虚荣心借贷。拟增加负债时,应先预估收入稳定性及负债比例,负债控制在合理比例,养成稳定储蓄习惯。

警惕“低成本”借贷陷阱

切勿轻信网络平台“零首付”“免息分期”广告,一般实际综合成本可能极高,优先选择银行等正规渠道,降低负债成本。

定期盘点债务

定期全面梳理负债清单,优化负债结构,财富积累后优先偿还高利率、短期债务(如信用卡、网贷)。始终将偿债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

建立风险缓冲机制

适量选择配置重疾险、定期寿险等,构建“防火墙”,防止意外事件击穿财务状况,保持36个月应急资金,避免突发失业等导致断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