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冠秀。河北日报资料片
在西柏坡陈列展览馆里,一面绣有“子弟兵的母亲”字样的大红锦旗格外醒目,这是授予拥军模范、“戎妈妈”戎冠秀的。
戎冠秀,1896年生,河北平山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她担任下盘松村妇女救国会会长、八路军伤病员转运站站长。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她带领全村妇女积极拥军支前,救护伤员。
1941年至1943年间,日伪军对晋察冀边区连续发动多次惨绝人寰的大“扫荡”。在反“扫荡”的艰苦岁月里,戎冠秀带领全村妇女为战士们送水、送饭,转运伤员。在严重缺医少药的条件下,为了救治伤员,她想尽一切办法,用温开水清洗创伤,用中草药敷伤口,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伤员喂饭。在她的精心救护下,很多身负重伤、生命垂危的八路军指战员恢复了健康,重返前线。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戎妈妈”。
1944年2月,戎冠秀出席了晋察冀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被授予“北岳区拥军模范——子弟兵的母亲”光荣称号。在荣誉面前,戎冠秀不骄不躁,把奖给她的骡子和农具全部贡献出来,带领群众掀起了支前生产运动,同年被晋察冀边区评为劳动模范。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这位普通的妇女,救助了无数受伤的八路军战士,为晋察冀边区人民群众拥军爱国树立了榜样。1989年8月12日,戎冠秀因病逝世,享年93岁,骨灰安葬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河北日报记者赵泽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