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石莹)6月29日,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作方案论证会在河北中医药大学召开,省中医药管理局、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中医药大学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6月29日,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作方案论证会在河北中医药大学召开。图为活动现场。薛浩泽供图
河北是中医药学的重要发祥地,历史底蕴深厚,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富集多样,河间、易水、中西汇通等学术流派纷呈、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医药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拥有国家级传统医药非遗4项,省级33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的梳理、传承、弘扬工作,近年来相继实施了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中医药健康文化“贴心”工程等,整理出版《医经学派》《河间学派》等燕赵医家流派专著,普查中医药文化遗迹110余处,完成古籍数字化整理1.3万余册,建成“河北省中医药古籍数字图书馆”综合平台,实现了古籍的再生性保护。
会议指出,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是一项极具开创性和战略性的文化工程,通过实施古医籍文献探源、本草探源、中医学术流派探源、传统医药非遗探源等6个专项,进一步理清河北中医药历史脉络,构建河北中医药文化起源与发展理论体系,提升河北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会议要求,各地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实施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的重要意义,凝聚力量,久久为功,全力推动工程各专项工作。要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河北中医药大学作为寻根探源工程牵头单位,要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细化方案,搭建平台,统筹调度,确保各专项高质量实施;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全力配合、加强协调,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要加强要素保障,提升研究质量,借力省内外各领域优势资源,运用现代学术方法和科技手段开展系统性研究,确保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推动多元参与,促进成果转化,通过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助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养生、+科普、+文旅、+产业等多业态融合场景,发挥好中医药文化对事业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全省中医药综合改革。
6月29日,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启动仪式暨河北省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作方案论证会在河北中医药大学召开。图为活动现场。薛浩泽供图
会议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京津冀三地中医药大学、省社会科学院、省文史馆等单位专家围绕推动中医药文化寻根探源工程实施进行了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