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社会


文明快评|关爱残疾人,从“心”出发

一场就业洽谈会,主角是残疾人,500余名残疾人现场求职。

日前,2025年河北省残疾人就业洽谈会于石家庄学院举行,来自京津冀的162家企业带来2000余个岗位。从这场洽谈会,可见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由于自身存在缺陷,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艰辛,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关爱残疾人,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创造更加公平、便利的就业环境,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各地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让残疾人在就业与生活中充分感受尊重与温暖,让社会在关爱与包容中更加和谐美好。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稳定就业是广大残疾人的迫切愿望。一段时间以来,为帮扶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有效就业,从国家到地方都推出了不少政策和措施。

比如,用人单位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规定比例的可以享受国家在税费减免和社保缴存方面的特殊优惠;一些地方开发各种公益性就业岗位;一些地方通过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在政策的引导和各方努力下,残疾人“难就业”的情况得到明显缓解。这种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关怀,更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与社会归属感。

对残疾人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就业支持,还延伸至硬件保障等方面。各地通过为残疾人提供辅具适配服务、推动无障碍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助力其更好适应工作和生活,更好融入社会。

关爱残疾人,从“心”出发。我们不仅要关注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品质,营造一个扶残助残、平等共享的社会文明环境,更要广泛开展扶残助残的文明实践活动,引领社会风尚的转变,让尊重、关爱和理解成为社会共识,从而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友好、包容的生活空间。(文/马晓轩)

图片由AI制作。马晓轩制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