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邯郸首次开展变电站测控装置带电更换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方方、陈正)6月12日11时30分,随着一条遥信遥测数据上传并验证无误,承担邯郸220千伏玉林变电站监测任务的188测控装置,成功完成带电更换升级。据介绍,这是邯郸首次在变电站带电运行状态下更换测控装置。

变电站测控装置是保障电网运行的“千里眼”,负责所在电网运行信息的收集和汇总,发现异常实时上报并快速处理,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但随着服役年限增长,一些测控装置内部元器件老化,难以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

更换变电站测控装置是一项电网大型技术改造工程。以往变电站测控装置更换需要在设备停电状态下进行,影响电能正常可靠输送,而且停送电倒闸操作工作量巨大、耗时长。

为破解变电站测控装置更换升级与保电生产之间的矛盾,去年10月,国网邯郸供电公司组建专项团队,尝试电力设备不停电、无中断的“零感知”改造新模式,带电实施测控装置更换升级。

“在变电站正常运行情况下更换测控装置,就好比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理论上可行,但实施难度大、安全风险高。”项目负责人李录明介绍,攻关团队前期开展了可行性论证和现场模拟实践,从人身、设备、电网安全以及调度数据传送稳定性等角度,制定周密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

经过多轮测试,攻关团队研发出“临时监测装置并接”技术,构建了新旧设备并行数据通道、遥信回路闭环验证以及智能闭锁体系,确保测控装置更换带电作业时,全程数据可靠和操作可控。

“本次作业用电客户‘零感知’,有效规避了电网运行风险,避免了新能源输送压降和电能负荷损失,对保障经济效益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意义重大。”国网邯郸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负责人许国君介绍,由于减少了停送电倒闸操作,作业工期缩短约30%,降低了人工作业量和人员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