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津冀水产饲料岗位专家协同深入冀东开展产业调研与技术示范

津冀两地同处渤海湾畔,水产养殖条件与结构相近。为深化区域绿色养殖技术协作,近日,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饲料营养与加工岗位专家刘海燕教授,携手天津市海水养殖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海水鱼营养与饲料岗位专家王庆奎教授,深入我省沧州、唐山水产养殖一线,开展产业调研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示范。沧州片区综合试验站站长周斌、唐山片区综合试验站站长刘建朝全程参与技术对接。

调研首站抵达黄骅市凯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人姬正凯介绍了目前的养殖情况,该公司养殖面积为6000平方米,主养半滑舌鳎,然而每年的5月到7月,舌鳎会出现鱼身溃烂的现象,降低了养殖效益。王庆奎教授提出该病可能是因细菌引起,传播速度很快,可使用绿色功能性添加剂和益生菌进行干预,提高舌鳎鱼免疫力从而增强抗病性。双方当即达成合作意向:引入天津体系研究成果,在1000平方米养殖区开展绿色功能性添加剂试验示范,并设同等面积对照区进行科学比对。 

调研第二站来到唐山海都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海都公司主导了“唐山河鲀”地理标志产品,年销量占全国红鳍东方鲀60%以上,远销日韩、欧盟。负责人陈传宗介绍,公司养殖品种丰富(红鳍东方鲀、半滑舌鳎、石斑鱼、红九棘鲈等),并新引进了四指马鲅,同时正在首创培育大竹蛏苗种,海都公司在新品种引进与培育方面一直走在市场前列。专家深入养殖车间和原料库进行了实地考察,就饲料应用、微生态制剂使用等进行了交流,对企业计划开展的鱼类软颗粒饲料制作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关键控制点给予了建议。 

调研第三站来到唐山市维卓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水产养殖与良种选育,尤其在半滑舌鳎领域国内领先。负责人程嘉禹介绍,公司拥有国家级良种场资质,其自主研发的鳎优1良种占据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并带动曹妃甸区成为全国最大半滑舌鳎养殖基地。养殖品种还包括红鳍东方鲀、石斑鱼和对虾。专家考察了养殖车间、原料库及自配料操作间。王庆奎教授对微生态制剂应用进行了指导。在饲料车间,调研组重点指导了软颗粒饲料的加工工艺、配方配比、添加剂使用及投喂管理,为企业详细制定了绿色饲料添加剂添加方案,对现场制作的软颗粒饲料取样备测,并探讨引入天津体系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研发成果,以提升鱼类健康、降低饵料系数。 

此次联合调研,使津冀两地创新团队更深入掌握了河北省海水鱼养殖现状,及时捕捉到目前养殖产业中的新技术模式与问题点,显著增强了双方在饲料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共识与协作,为下一步整合优势技术力量与成果,共同推动渤海湾区域水产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海产品创新团队饲料营养与加工岗、沧州试验站和唐山试验站 供稿)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穆江涛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