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文体


【诗词里的节气】 AI | 一诗一画间,蝉鸣起,盛夏至,迎接万物繁茂
今日夏至,
日影最短,
白昼最长,
是盛夏的开端,
亦是阴阳转换的节点。
古人以诗记之,
既有时令感知,
也有生活哲思。
此时万物繁茂,
蝉鸣蛙唱,
却暗藏“微阴生九原”的伏笔,
道出盛极而衰的自然规律。  

夏至风俗,
南北各异。
江南食粽、鹅鲜,
北方则“冬至饺子夏至面”,
以面食祈愿安康。
“夏至不锄根边草,
如同养下毒蛇咬”
道出勤耕的智慧。
暑热将至,
调息养心。 
 
古人的诗词里,
既有田园之乐,
也有闲适之趣,
更含对天地时序的敬畏。

一诗一画间,
让我们体悟夏至,
中国人顺应自然
生生不息的生活智慧。
 

IMG_180094914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1. 《夏至日作》
唐·权德舆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IMG_77699020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2.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IMG_42845594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3. 《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
唐·白居易
  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  
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IMG_139535956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4. 《夏至过东市二绝》
宋·洪咨夔
插遍秧畴雨恰晴,
  牧儿顶踵是升平。  
秃穿犊鼻迎风去,
  横坐牛腰趁草行。  
 

IMG_167579621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5. 《夏至雨霁与陈履常暮行溪上》
宋·杨万里
夕凉恰恰好溪行,
  暮色催人底急生。  
半路蛙声迎步止,
 一荧松火隔篱明。 
 

IMG_204480895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6. 《夏至》
宋·张耒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  
  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  
  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  
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
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IMG_230209166

图片由AI辅助生成

 图文、视频制作:河北日报记者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