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李慧冉、杨茜如)走进中兴路街道祥源社区,走廊尽头荣誉墙上映入眼帘的就是“河北‘扫黄打非'进基层规范标兵”“河北省文明社区”“河北省儿童之家示范点”三块牌匾。这个拥有29栋居民楼、7460位居民的社区,正以一纸《居民公约》为笔,以“护苗·绿书签”行动为墨,在基层治理画卷上绘就文明底色。
硬核公约激发全民守护力。翻开祥源社区《居民公约》,“禁止传播非法出版物,举报线索可兑换积分”条款格外醒目。针对辖区1557名学龄前儿童与中小学生的成长需求,社区按“低层1名、高层2名、平房片区1个片长”原则,民选出40余名居民担任联络点志愿者。退休教师王淑珍对此深有体会:“上周在楼道里发现不明传单,拍照发到社区群,5分钟就来人处理了。”据悉,去年志愿者们累计发现问题47个,兑换积分奖励200余人次。
绿书签绽放文明之花。公约的落地催生丰富实践,50名巾帼志愿者创编的《护苗快板》在30余场广场演出中传唱,唱词深入人心。社区“护苗亭”定期举办读书会,孩子们手绘的“拒绝盗版”宣传画挂满长廊。省级示范儿童之家专设正版图书角,电子屏滚动播放公益广告,构筑浸润式文化空间。创新的“‘扫黄打非'积分超市”将举报线索转化为生活物资兑换和“文明家庭”评选依据,2024年带动300余居民参与活动50余场。
“积分不仅能换日用品,更是社区主人的荣誉勋章。”社区书记郝佳翻开台账介绍。这种将文化治理融入文明创建的做法,正在中兴路街道14个社区进行推广,“‘护苗’读书会”将延伸至各小区楼栋,让全民守护行动覆盖更多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