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客户端讯(钟汉泽、梁志青)近年来,滦平县付营子镇以村规民约为精神纽带,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让写在纸上的村规变成“刻”在心里的自觉。
走进付营子镇各村,村头巷尾的“村规民约墙”十分醒目。从最初的“三字经”“顺口溜”,到如今涵盖“自治、德治、法治”的系统性规范,该镇的村规民约历经三次迭代。红石砬村党支部书记李占文指着墙上的村规介绍:“这规矩不是干部拍脑袋定的,是咱们村民坐在一起开了10多场会‘磨’出来的。”
近年来,该镇先后涌现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张克彬、“孝老敬亲模范”张亚男、“最美家庭”陈艳芹家庭、“扎根基层的农技专家”王月美等20余名先进典型。他们不仅是道德标杆,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活教材”——他们牵头调解矛盾、参与村规修订、领办志愿服务,让“德治”真正融入乡村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