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疾控知识|夏日防蜂指南:如何躲过“甜蜜刺客”?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记者崔丛丛)夏日到来,外出时难免遇到蜜蜂,蜜蜂为什么会攻击人?被蜜蜂蛰后怎么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毒理所主管技师王卫娜带大家一起探秘蜜蜂的“作案”全过程,以及如何躲过“甜蜜刺客”。

●蜜蜂蜇人真相大揭秘

别被蜜蜂毛茸茸的外表欺骗了,这些小家伙可是自然界的“社恐天花板”,它们一旦感觉领地受到侵犯(比如你不小心闯进它的飞行路线),就会立即开启“同归于尽”模式。蜜蜂的毒针位于腹部,由一根背刺针和两根腹刺针组成。背刺针用来穿透目标,而腹刺针则用来注入毒液。它们的毒刺就像自带倒钩的微型注射器,当蜜蜂的毒针刺入皮肤时,倒钩就会牢牢地钩住人的肌肉,很难拔出。

注意:腹刺针释放的毒液里藏着“生化武器”——

1.蜂毒肽:直接攻击你的细胞,让皮肤又红又肿还火辣辣。

2.透明质酸酶:加速毒液扩散,相当于给蜂毒肽配了辆“小摩托”,让疼痛感迅速蔓延。

3.组胺:引发肿胀等。

更危险的是,少数人还会触发“隐藏副本”——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会让你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症状。

●被蜜蜂蜇后“反杀”四步曲

第一步:快速拔刺别犹豫。拔刺方法要正确:用卡片或指甲贴着皮肤刮掉毒刺,动作快准狠。

第二步:“酸碱中和”大作战。蜜蜂毒液是酸性的,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水冲洗。但要注意的是马蜂的毒液是碱性的,要用醋或柠檬汁,反向操作才能拿捏。

第三步:及时冰镇冷静期。及时用毛巾裹住冰袋敷伤口。切忌使用热水处理伤口,这相当于给毒液开了“加速外挂”。

第四步:救命信号要牢记。如果出现全身起疹子、喉咙发紧、呼吸急促、头晕目眩、意识模糊等症状,立刻拨打“120”急救。

●防蜇终极攻略:让蜜蜂主动绕道

1.穿搭“避雷”指南:少穿深色及红色衣物出入蜜蜂聚集场所。深色衣物(如黑色)以及快速移动的红色目标(如挥舞的红布、身着红衣活动)易触发蜜蜂的防御机制,蜜蜂易将其视为威胁,可能引发攻击行为。

2.野外生存法则:建议大家在野外尽量穿戴帽子、长袖和长裤等衣物。如遇有大量蜂巢或蜜蜂的地段,务必远离现场,千万不要好奇去捅蜂窝,蜜蜂可是会“摇人”的。尤其要注意在远离蜂群时要慢慢平移出“战场”。

3.食物“封印术”:野外吃东西避免暴露甜食,吃完立刻收拾并处理,不然分分钟吸引蜜蜂“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