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协商民主在基层丨一场协商座谈会,助解企业贷款难

6月3日,位于赵县的河北绿诺食品有限公司产业园内,工人们正忙着建设新车间。“如果不是县政协想办法引来金融活水,企业的生产线可能还停在图纸上。”公司董事长牛丽英说。

赵县被誉为“中国雪花梨之乡”,梨果资源丰富。依托当地优势,河北绿诺食品有限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三条果蔬加工生产线,年产量达2万吨,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今年我们想乘势加快发展,准备扩建果汁和梨膏两条生产线。但在建设前期,资金方面遇到了不小的困难。”回想起当时的场景,牛丽英皱起了眉头。

解决企业难题,政协牵线搭桥。5月20日,县政协得知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后,专门组织了一场金融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商座谈会,邀请县直有关部门和各金融机构共聚一堂,为企业融资想办法、找出路。

“新项目建设需要融资4000万元,但传统的信贷模式审批流程长、速度慢,难解燃眉之急。”会上,河北绿诺食品有限公司审计总监李娜说。

听到这儿,县政协副主席李京坤与县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韩辉交流:“企业要发展,信贷得跟上。去年县农村信用联社围绕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出了‘花卉贷’,为花卉种植企业送去一场‘及时雨’。今天能不能再创新模式,为果蔬加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韩辉爽快回应:“服务企业发展,是金融机构应尽的责任。我们可以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套‘两步走’方案,推动金融资金尽快到账。”韩辉解释,第一步,通过创新完善“梨果振兴贷”,为项目前期建设提供600万元纯信用贷款,快速注入启动资金;第二步,协调优质担保资源解决剩余融资需求,让审批流程大幅提速。

在县政协的积极推动下,两天后,县农村信用联社专题研究绿诺项目的贷款流程优化问题。工作人员认真研究财务报表、专利证书和订单合同等资料,逐项梳理可简化的环节,并联推进担保对接与授信审批。

“考虑到项目建设周期长,企业前期没有回笼资金,我们给予了其三年周转期,后续还可衔接‘无还本续贷’,保证项目建设期间资金不断档。”韩辉说。

“这样的贷款方案有效解决了项目资金接续的烦恼,给了我们做大做强的底气。”牛丽英说,在信贷资金的有力支持下,企业的两条生产线能够按时建成投产,届时不仅能大幅提升企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能带动周边200多户果农致富增收。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资源向梨果深加工等县域特色产业倾斜,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县政协有关负责人说。(河北日报记者 刘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