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2025年杂粮科普展示田开播暨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圆满举行

6月7日,值全国科技活动周蓬勃开展之际,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创新团队和杂粮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织的“2025年杂粮科普展示田开播暨校外科普实践活动”在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科普基地圆满举行。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谷子创新团队首席办、杂粮杂豆创新团队首席办、相关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以及高新区太行大街小学等9个单位的老师、学生、家长代表120余人参加活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副所长李伟致欢迎辞,谷子创新团队首席办主任、科普基地负责人刘猛介绍了杂粮科普基地和科普的重要性;高新区西帐嘉苑社区、亲子科普教育区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分别讲话、发言。

科普展示田开播环节,各学校认领自己的专属科普基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体验了播种谷子、黍子、绿豆等杂粮的乐趣;科普展览室学习中,孩子们了解了基因编辑奥秘和杂粮科学文化知识;“拔草换煎饼”活动中,大家品尝了劳动创造的美味;在科普大礼包和科普作业发放后,今日埋下的科普之苗,将在同学们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活动特色鲜明、成效显著,通过创新构建“科研机构+学校+社区+企业”四维联动机制,打造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科普平台。传统的“校园科普主力军”扎根实践,以“责任田承包制”开展种植体验,将课堂知识转化为田间数据记录;新晋的“社会科普同盟军”提供加工展示、营养科普等产业链实景课堂,破解学校资源壁垒。“健饼煎饼”作为谷子创新团队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从科研阵地延伸到科普战场,用最直观的产品“小米杂粮煎饼”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粒小米从种子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之旅。

农业科普的本质,是让实验室的基因密码变成田间的生长力量,让古老的农耕智慧焕发未来的科技之光,最终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天地人稼”的和谐芯片。一粒种子承载千年农耕文明,一次播种孕育未来科技梦想。一方杂粮科普田,耕的是协同育人的试验田,收的是知行合一的新粮人。通过本次科普活动,愿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探索科学的密码,把杂粮知识带回校园、带进社区、带向社会,做一粒扎根大地的“科普小种子”。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创新团队和杂粮创新团队联合供稿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乡村云融媒平台编辑 韩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