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法治


微评丨别被“儿童食品”标签误导消费

儿童食用油、儿童饼干、儿童水饺……不少家长愿意购买“儿童食品”,认为“更安全、更健康、更适合给儿童食用”。记者调查发现,从配料和成分看,大多数“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并无差异。一些“儿童奶酪”等产品,还添加了更多的香精、着色剂、增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据《人民日报》6月3日报道)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中并没有“儿童食品”的定义。一些商家正是利用这一空白,给普通食品贴上“儿童食品”标签,宣称产品更营养、更健康,价格自然水涨船高,销量也随之攀升。许多家长为“儿童食品”支付了高溢价,却往往只是为商家的炒作概念、营销话术买单,甚至可能买到配料不科学、不利于儿童成长发育的食品。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儿童食品”不应成为收割家长焦虑、牟取暴利的营销工具。相关部门要完善“儿童食品”的定义和相关标准,为加强监管提供有力法律支撑。生产企业应严格把控产品质量,杜绝虚假宣传,让产品品质经得起市场检验。家长则需擦亮双眼,理性看待“儿童食品”,不被包装噱头迷惑。家长与其盲目跟风消费高价“儿童食品”,不如帮助孩子养成科学健康的饮食习惯、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饮食,而非选择那些在口味或外包装上做文章的食品。(张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