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视觉

活动

经济

融媒思政



观点

深度

乡村云


旅游

地方频道



健康

教育


“热点问题半月谈”如何常讲常新?

5月22日,河北科技大学第500期“热点问题半月谈”开讲。图为活动现场。河北日报记者陈华摄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取得了哪些共识?”“美国滥施关税对我们日常生活有没有影响?”……5月22日,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阶梯教室气氛热烈,第500期“热点问题半月谈”开讲。

主讲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温小勇、李梅从学生们关注的时事热点切入,与学生们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坚持32年,陪伴了12万余名学生成长。在河北科技大学,创办于1993年的“热点问题半月谈”一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这个栏目内容上突出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注重结合时政热点进行深度分析,通过纵横两方面深入挖掘,阐明所讲问题的历史脉络、因果关系、背后实质和意义。”河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晨静表示。

“热点问题半月谈”形式上每两周举行一次,借鉴成熟的电视栏目形式,通过新闻综述、热点专题、有奖问答、校园广角、热点与谈、送你一支歌等特色栏目,将教师唱独角戏的单一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多元互动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

“老师们用讲故事的办法,接地气的语言讲述我们听得懂的道理,落脚点又都跟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都喜欢。”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2024级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徐泽琳说,她是“热点问题半月谈”的铁粉。

“当老师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眼里泛出的光芒,比星火还亮……”回忆起20多年前“热点问题半月谈”的课堂,毕业生刘岚依旧历历在目。

“‘热点问题半月谈’是校园里青春的灯塔,给一代代科大学子指明前进的方向。”刘岚表示。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的背景下,“热点问题半月谈”如何做到常讲常新?

“在内容上突出‘新’和‘热’,讲述上虚话实说。”河北科技大学“热点问题半月谈”教学团队负责人解占彩说,为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热点问题半月谈”团队精心设计课堂环节。

内容上创新,形式也要升级。

2017年3月“热点问题半月谈”教学团队在全国率先开设“形势与政策”MOOC(慕课),每学期都会聘请省内外专家,录制并发布“形势与政策”慕课,利用信息技术、省内外专家资源升级“热点问题半月谈”。

此外,“热点问题半月谈”注重数智赋能“理论小课堂”,自主研发《追寻初心·正定篇》《追寻初心·梁家河篇》两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丰富了教学样态,拓展了课堂教学时空。

“在技术手段上,我们搭建AI学习平台,将AI助学、数字人、知识图谱等功能融入学情分析和学习管理,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在社会热点与学生思想焦点之间寻找燃点。”朱晨静表示。

依托“热点问题半月谈”,河北科技大学还积极打造思政“金课”,创办“红色导航”党课公开课,形成了“热点问题半月谈”与“红色导航”相辅相成的思政课“一体两翼”教学体系。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热点问题半月谈’将继续坚守立德树人、引领青年的初心,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做学生成长成才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领者。”河北科技大学校长李铁军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陈华)